这个五一假期结束了,回望银川的文旅假期成绩单,表现还是相当可以的,
从数据来看,“五一”假期,宁夏银川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4%,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4%,主要客源地为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兰州等地;“国潮热”持续升温。银川非遗主题游搜索量暴涨,相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32%;演艺类目的地持续领跑。
如果不是后两天的天气不给力,这个数据还会更惊艳。毕竟银川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天赋异禀。引用消息的话来说,就是:“文旅盛宴燃爆假期!”所以,说银川是“热门打卡地”,一点不为过。
而在这些成绩背后,同时,也凸显出了交通的重要性。
比如说“有一亿人”(网络用词)去了览山公园,其中大部分是自驾,有关停车问题,疏导交通问题等等,让很多人对于旅游的体验感有所下降;
比如有游客想到沙湖游玩,结果在大武口几经周折,却因为没坐上公交车,最终未能成行;
比如对于一部分无车族来说,想到附近的景点去游玩,却因为交通问题,只能是望景兴叹等等。
像影视城共接待游客7.12万人次;西夏陵共接待游客4.74万人次;漫葡小镇接待游客4.11万人次;西夏风情园接待游客1.25万人次;滚钟口接待1.22万人次;西夏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酒庄景区共接待游客5.47万人次......
从数据来看,按照景点的接待能力,还远没有达到饱和和满负荷的状态。而要是按照银川人口290万来计算,上述景点才接待了多少银川人?更何况这些数据中,还包含了很多外省区游客。
如果要是能把有关交通的问题加以优化,这些景点和银川文旅的优势将会更加提升和增强。哪怕这290万人里,能有90万本地游,旅游收入都是很可观的!
简单来说,这正是银川公共交通发力和体现出优势的时候!
因为这些景点相对来说离银川城区都不算远,要是能有公共交通通联,势必会吸引一大部分没有车的游客前往,同时还可以大大缓解这些景点的交通压力。
现实情况却是,人们去上述景点,基本都是通过自驾(或者网约车)方式,也就是有车一族!这已经相当于是“淘汰”了很大一部分没有车的游客了。
银川的公共交通发达,方便,便宜,快捷,线路覆盖全,换乘零距离,可谓优势多多。放眼全国,还真没有哪座城市可以比得上。有人可能会拿地铁、轻轨来说事,但不要忘记银川的实际情况,还远没有到上马地铁和轻轨项目的时候。
可是,虽然如此,银川的公共交通优势却没有尽情发挥出来,还经常被人以诟病,有些可惜。就拿快速公交系统(BRT)来说,本来优势巨大,却迟迟没有继续发展,到了现在,却被说是“快了一车人,堵了一城人!”真是和初衷相差甚远。
城际公交起步不久,但由于其覆盖地方多,渐渐成为了人们城际出行的优选,发展势头良好。未来要是再打通和固原的线路,那就齐活了。
而如果银川能够把快速公交系统跟城际公交线路结合起来,对于“全域旅游”来说,可是相当大的助力!
可以想象,如果公共交通足够便利,在节假日或者平时周末时间到来,人们还会选择自驾去“添堵”吗?更激发了290万中一部分没有车的人前往。
做不到常态化,起码在节假日时候能起到助力作用吧?
因为,与其外求游客,不如先把本地的游客的旅游欲望提起来?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聊美食 ,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美食美味!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