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穿浅蓝色衬衫的大一新生,正有条不紊地办理入学手续。
接过他的登记材料,招生办老师惊讶地发现:
这个学生名叫吴善柳,今年已经32岁。
32岁读大一,这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呀?
招生办老师忍不住好奇,当场就和吴善柳闲谈起来。
这才知道,吴善柳已经复读9年,总共参加了10次高考。
多年来,他先后被许多知名大学录取,可他一次又一次选择了拒绝。
因为他的梦想是清华,他非清华不可。
他为何会如此执着于清华?当他36岁从清华毕业后发展如何?又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呢?
挣扎与沉沦:退学风暴
2000的夏天,18岁的吴善柳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转折点,高考。
模考和平时成绩都不错的他对这次考试也是势在必得。
然而,当他坐在考场中看着眼前满是陌生题型的试卷时,他的大脑一下子短路了。
没有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作答,尽量将所有题目都填满答案。
停止作答的铃声响起后,他垂头丧气地走出了考场大门,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么重要的节骨眼上栽跟头。
等到成绩出来之后,他的分数甚至连上个二本学校都不够,能够供他选择的只有那些三本学院。
这让吴善柳十分不甘心,毕竟他从小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只是上了高中之后被比了下去,但后来他舍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又追了上来,只是没想到结果竟然是这样。
吴善柳找到父母商量自己要复读的事情,好在父母十分理解儿子,将他送到了更好的学校复读。
往往复读生所面对的压力要比应届生还要高,但此时的吴善柳经历了一次挫折早就成长了起来。
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学习上,同时他也吸取教训,买来了大量的课外书来拓宽自己的题海。
好在这一次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期盼,被北京交通大学成功录取。
彼时,一个小县城的孩子能够上一所211重点大学,已经算是很厉害的了。
吴善柳也觉得这样的学历足以配的上自己的努力,于是他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大学的生活的确很美好,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时间,功课也没有高中那么繁重,吴善柳十分享受,但他却没有完全松懈,仍旧把学业放在第一位。
但人总是会向往一些更好的事物,吴善柳一直想去人们心中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去见见世面。殊不知就是这一面改变了他后来所有的人生轨迹。
吴善柳缠着两个舍友来到了清华校园,眼前的景象给了吴善柳极大的震撼。
这所百年学府处处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一旁匆匆而过的学子也罢,科研室中忙碌的学者也罢,那份强大美好彻底在吴善柳心中扎了根。
但他更知道自己二战高考的不易,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清华的校园。
回到北交大的他脑海中清华大学的那抹“倩影”一直挥之不去,甚至干涉到了他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他的状态也越来越差,直到后来他干脆直接躺平了,不去上课,考试也一塌糊涂。
辅导员发现了他的异常,将他叫到办公室谈话,本想着能够劝他回头。
可没想到吴善柳冲动之下选择了退学。
执念复读,清华执念
离开学校的他没敢将这件事立马告诉父亲,他怕换来的是一顿指责。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他只能选择去找工作养活自己。
可在北京这个地界,没有学历没有经验没有背景的他,想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简直难如登天。
迫不得已,他只能去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餐厅服务员,工地搬砖工,厂区普工等等,每一个工作都“摧残”着他四肢不勤的身体。
以往身边都是“书生”,如今身边都是些没有墨水的农民工,这让他心中的不平感又平添了许多。
这份不平掺杂着那份不甘最终让他选择了和家人坦白,并提出了继续复读考清华的请求。
得知这一消息的父亲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责怪他,而是继续支持儿子复读,他也不愿意让儿子就这样“窝囊”地过完这一生。
只是吴善柳未曾料到,备考清华的路途是那么的坎坷漫长。
此时的吴善柳已经25岁,按人生正常轨迹来讲,早已经大学毕业了。
但他却又再度回到了来时的路。
在三个月的紧张备考之后,吴善柳又一次拿到了一份别人看来满意的答卷,离开校园在社会锻炼了三年的他没有忘记那些知识,成功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就这样他参加了人生中第四次高考,结果还是被北京师范大学给录取了。
此时的父母已经有所动摇,纷纷劝他放弃考清华,接受现实,安心当个老师就不错了。
可吴善柳不为所动,又陆续参加了5次高考,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按理说和清华齐名的北大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可吴善柳丝毫没当一回事。
直到2014年,吴善柳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10次高考,这次的他终于得偿所愿,以钦州理科状元的身份被清华录取。
当32岁的他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已是中年的他哭的像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然而,他还没有意识到此时他前方的路,充满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
高学历碰壁:人生选择值否?
有人质疑他,这样做是为了出名而作秀。
但他直言,没有一个人会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
有人阴谋论,怀疑他是为了给学校考政绩,利益驱使他这样做的。
可吴善柳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奖金。
还有一部分人,称赞他的不易和努力,甚至把他当作自家孩子的典范。
关于这些好坏参半的声音,渐渐地,吴善柳也都一笑了之。
他满心欢喜踏进梦寐以求的清华校园,决定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但他和身边同学的年龄差让他备受打击,同龄人已经事业稳定,结婚生子更是让他心生焦虑。
每天看着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他好似已经和所有人都脱了节。
即便如此,他还是将自己沉浸在学习之中,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
四年之后,36岁的他顺利毕业,拿到了那张闪闪发光的清华毕业证书。
拍毕业照时,同学们在一起探讨未来的去处,有人已经拿到了保送名额,有人选择继续考研考博,有人遵循家里安排出国留学……
对于他们来说,还有大把的时光去装饰自己的未来,可对于吴善柳来讲,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蹉跎”了。
他拿着高学历的证书四处寻找工作,本以为清华的学历会给他增添一丝胜算,却没想到自己败在了年龄上。
相较于同龄人来说,他的学历不差,但他在工作经验上却被同龄人甩了一大截。
无奈之下,吴善柳只能接受现实,离开了人才济济的北京。
到最后,他只能进入一所民办学校做了数学教师,每个月的收入仅仅只有4000元。
而且他的口音和教学方式也让许多学生都很不适应,教学成绩也略有逊色。
这样的结果和他想象的结局相差甚远,只是他再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而他现在已经做出了许多改变,也会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告诫学生勇敢追梦。
据说他的月薪也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加到了两万块,也算是给了自己那些年一个交代。
有人说,他是在浪费生命,也有人感觉他太偏执……
但人生处处充满选择,或许这份选择让他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经验。
不得不肯定的是,他这份坚持追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对此,您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