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喜欢不客观实验室,希望和我们一起探讨数码相关的选题,请私信“不客观”,我们将回复您加群的方式,期待与你的见面~
作者 | 陆
邮箱 | xiaoyu@pingwest.com
在数码相机市场,富士一直以其复古设计和独树一帜的胶片模拟风格广受用户的喜爱。
虽然在很多“专业”用户眼中,富士的镜头群不够丰富、产品也因为黄牛和控价的原因持续缺货、价格居高不下,但对于大多数没那么高需求的用户来说,富士在相机圈的定位就好像小米、OV 在移动影像的定位一样:能够让普通人“更容易”获得一张不错的成品。
从风靡全球的旁轴复古相机 X100VI 到专业级中画幅 GFX 系列,富士总能找到让人心动的产品定位。
而今,富士推出了 GFX100RF——一款将中画幅传感器装进紧凑机身的固定镜头相机,试图重新定义便携与画质的平衡点。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这款相机不仅挑战了 Leica Q3,也让摄影爱好者们开始思考:中画幅相机真的可以成为日常随身拍的利器吗?作为一个不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斥资 34900 元,入手了这款争议颇高的产品。
复古情怀与现代工艺的交响曲
第一眼看到 GFX100RF,你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台放大版的 X100VI。
银黑双色的旁轴风格机身、精密铝合金顶盖、细腻的蒙皮纹理,无不散发着富士一贯的复古美学。但别被它的外表迷惑,这台相机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轻量级怪兽”。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机身重量仅 735 克(含电池和存储卡),比起 GFX 系列此前的“最轻选手” GFX50R 还轻了约 40 克。拿在手上,GFX100RF 的握感轻盈却不失质感,金属拨盘和按键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想多拨弄几下。这正是富士这么多年赖以生存的法则之一——颜值即正义。
与其他相机相比,GFX100RF 机身设计中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背面的“画幅切换转盘”。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这个灵感源自富士经典胶片相机的功能,让你可以通过物理拨盘在九种画幅比例间切换,包括 4:3、3:2、16:9、1:1 ,甚至是致敬富士 TX-1 宽幅相机的 65:24。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每次转动拨盘,电子取景器(EVF)里的画面都会随之调整,对于喜欢在构图上玩花样的摄影师来说,这个功能简直是“复古与创意的双倍快乐”。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不过为了做到这种紧凑的造型,富士在这台相机上也做了不少的“阉割”,最被用户诟病的两点就是最大光圈仅为 F4 的镜头和没有配备机身防抖,这在手持拍摄时可能会让低速快门变得有些冒险。
在室内或暗光环境下,你可能需要更稳的双手或者直接架上三脚架。此外,虽然机身紧凑,但它并不像 X100VI 和 M-X5那样能轻松塞进口袋,携带时还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相机包(好在首发用户直接送了)。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熟悉的1.02 亿像素视觉盛宴
GFX100RF 的核心是一块 1.02 亿像素的中画幅传感器(43.8mm × 32.9mm),这块传感器继承了 GFX100II 的“血统”,动态范围高达 14.2EV,搭配全新开发的 35mm f/4 固定镜头(等效全画幅 28mm),细节表现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我们在街头拍摄时,无论是路边摊的食物纹理,还是远处建筑的砖墙细节,GFX100RF 都能捕捉得纤毫毕现。放大照片后,画面依然干净锐利,仿佛在用显微镜观察世界。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35mm f/4 镜头虽然光圈不算大,但得益于中画幅传感器的大底优势,等效全画幅 f/3.16 的景深表现依然柔美。镜头采用 8 组 10 片结构(含 2 片非球面镜片),并加入了 Nano GI 涂层,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
这枚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 20cm ,虽然不及 Leica Q3,但在拍美食或静物时也能轻松捕捉细节。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有趣的是,GFX100RF 还通过数码裁切提供了“虚拟变焦”功能。
你可以用机身前方的拨杆切换到 45mm、63mm 或 80mm 焦段(等效全画幅 36mm、50mm、63mm)。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虽然这本质上是裁切传感器,但得益于 1.02 亿像素的超高分辨率,即便裁到 80mm,输出的 9MP 图像依然够用,日常分享完全没问题。
这种设计与 Leica Q 系列和理光 GR的裁切变焦一样,但操作更加灵活,也更符合中画幅的高画质的产品定位。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拨盘的艺术,速度的妥协
富士的相机向来以操控体验好而著称,GFX100RF 也不例外。机身顶部集成了快门速度和 ISO 二合一拨盘,搭配镜头上的光圈环,手动操作流畅得像在玩一件精密仪器。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前方的裁切拨杆和背面的画幅转盘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直观性。3.15 英寸、210 万点的翻折触摸屏响应迅速,配合 576 万点的 0.84x 放大倍率 EVF,构图和对焦都非常舒适。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性能方面,GFX100RF 搭载了 X-Processor 5 处理器,AI 主体识别对焦(支持人脸、动物、车辆等)表现可靠,街头抓拍时几乎没有失焦的情况。不过,中画幅毕竟不是为高速运动设计的,最高 6 张/秒的连拍速度和对焦追焦能力在拍摄快速移动物体时略显吃力。不过如果你主要拍风光、人像或静物,这点限制几乎可以忽略。
视频功能上,GFX100RF 支持 4K 30p 4:2:2 10-bit 内录,F-Log2 模式提供 13+ 档动态范围,适合需要后期调色的专业用户。内置的四级 ND 滤镜是个意外惊喜,拍视频或长时间曝光时能派上大用场。
不过由于缺少机身防抖,视频拍摄和长曝光十分考验使用者双手的稳定性,如果没有信心还是直接上一个三脚架比较保险。
熟悉又陌生的中画幅
在实际使用中,GFX100RF 给人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它继承了 X100 系列的复古情怀和直观操控,但中画幅的超高画质又让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充满了期待。
我们带着它在午后的城市里闲逛,拍下老墙上的斑驳痕迹、路人的匆匆背影,甚至是咖啡馆里一杯拉花的细节。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每次回看照片,屏幕上呈现的细节都让人忍不住放大再放大,仿佛在挖掘一张照片的“隐藏彩蛋”。
GFX100RF 的国行售价定在 34900 元,相比 Leica Q3 的 53360 元或 GFX100S II 的 3.65 万元人民币机身售价相比不算离谱,但也绝非普通爱好者的玩具。
这款相机的理想定位显然更适合追求极致画质、又想要便携体验的专业摄影师或高端玩家,但它镜头的局限性和防抖的缺失、速度的妥协又让高端玩家和专业用户“嗤之以鼻”,属于两边都不讨好的存在。
一台让人又爱又“恨”的相机
富士 GFX100RF 是一款充满矛盾的相机。
它首次尝试用中画幅的画质挑战便携相机的边界,用复古设计和胶片模拟唤起了摄影的乐趣,但 f/4 光圈和无防抖的妥协又让它在某些场景下略显吃力。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慢下来、用心构图的摄影师,GFX100RF 会让你爱不释手;但如果你追求全能或高速抓拍,它在当下一定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它不是一台完美的机器,但它足够独特,足够有趣,足够让一部分用户愿意为它掏腰包。能带出门的相机才是好相机,而 GFX100RF 正是富士让中画幅迈向日常化的第一步。
你会为这台“中画幅随身机”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