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次贷危机,不光国内没人买房,全球都不看好国内房产。
我第一套房是跟家里借钱买的,9000块钱一平米的小房子。2016年卖掉的时候,大概8万多。其实也不算特别成功,没涨到10倍。
那一年,买房和没买房的人,仿佛身处两个世界,社会就这样开始分层。但买东西不能只用10倍的眼光来看。实际上,2008年那一波,半年房价就翻番了。要是在这波涨势之前没买,同样的钱,半年后就只能去郊区买房了,之后也只能慢慢往城里换。要是当时没买房,或者年纪大些,这辈子可能就买不起房了,就算买也是很差的房子。
我们总说租售比差。看看2008年买房且还持有房产的人,他们现在的租售比差吗?所以说,我们谈租售比、收入房价比这些指标,那是城市化率在80%到90%的国家才有的。但在一个9亿人月收入不足2000块钱的地方,看这两个指标,只能说明你不了解情况。
2010年,北京还没限购的时候,买房得排队,有人帮排队,就得给排号钱。现在北京二手房市场有很多奇怪的户型和房源,可那时候都是抢手货。当时我手里有90万,就在望京买了套小房子。望京那会儿韩国人多,北京人不爱去,所以有那样的称呼。我买望京的房子,是知道那地方要出北京地王了,后来土拍价格比我买的房子还贵。
这两年打击平台经济,望京也不太行了。但我那小房子一个月能租9000块钱,年回报率不高,也就5%。租客帮我把房贷都还完了。
每次经济萧条,买房的人都特别犹豫,担心自己会不会高价站岗。房地产买的其实是国运,在萧条的时候,就看你站在哪边,相不相信未来。2008年我向家里借钱买房时,我爸问我,你觉得我们国家还会不会高速增长,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现在回头看,别的增长我不知道,反正我那房子涨了10倍。
什么是增长?增长就是生产制造。房价里最贵的是土地。你买了房,相关方面就会努力帮你把土地价值兑现,给你盖学校、修公园、修地铁,这就是买房人享受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我们社会最大的契约关系。
在履行这个契约的时候,农民进城搬砖,收入比种地高很多,他们的子女也有机会留下来。沿海城市工厂能开工,能造电器、做家具,化工企业能造涂料,钢铁厂不至于停产,高楼也不会报废。这就是支柱产业,从卖地的一方,到生产钢铁的大厂,到造家具的小老板,再到底层农民工,光农民工就有四五亿人,全都因为你买了套房而被带动起来。
2009年,北京平均房价涨幅150%,这就是回报。那2017年之后为什么不行了呢?其实2017年之后不是不行,而是情况更复杂了。因为市场关系被扭曲,新房限价与二手房形成倒挂,房价又涨了5年,之前的周期规律全没了。不管有没有需求,只要一二手房倒挂,大家就冲进去买,价格全扭曲了。而且2015年开始大城市疏解,限制了产业人口发展。这种扭曲在2022年经济停摆时被引爆了。
你会发现,2018年贸易战、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但要是自己扭曲市场、扭曲经济规律,最后面临的一定是剧烈的经济调整。
这一波楼市出清,全国要等到明年年中,少数几个一线城市和前二线城市,今年就会出清反弹,这是规律,城市化的规律、人口的规律、经济的规律。之前超卖的早晚得调回来,调完了就会反弹。
所以现在有人看空、唱衰楼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说的是现状,现状最能获得想法简单的人的认可。这些人看不懂趋势,你跟他们说趋势,他们觉得你在忽悠。所以这些人不会在2008年、2014年、2017年这些周期点买房。那时候他们会跟你算租售比、工资房价比,可趋势一旦变化,他们哭也没用。现在就是趋势变化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