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陈璧君狱中晚景》
1949年,陈璧君刚被押入提篮桥监狱期间,经常把丈夫汪精卫挂在嘴边,当监狱干部对她进行思想教育时,她却仍不知悔改,大肆吹嘘自己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功劳。
后来她甚至说出了一句让人无法理喻的话,即:我是反蒋,你们共产党也是反蒋,应该是同志,为何和蒋介石一样对待我,把我关起来?这般狡猾的一番诡辩论,能够看出陈璧君并不想认罪。
陈璧君是南洋富商陈耕基的女儿,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陈耕基早年出海闯荡,却一直没有忘记祖国,在子女的教育上,他也从不忽视传统教育。
因此陈璧君接受了完善的中英文教育,对中外两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后来孙中山先生在马来西亚创立了同盟会的分部,陈璧君等青年学子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她决定加入同盟会,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入同盟会之后,陈璧君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汪精卫,作为同盟会的元老之一,汪精卫很早就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当时的他仪表堂堂,又有绝妙文才,1910年他因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一事名震天下。自此,汪精卫成为同盟会中的重要成员,甚至被孙中山先生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得到重点培养。
因此遇到汪精卫后,陈璧君便深深爱上了他,二人的关系发展得很快,1912年初,他们就在上海举行了婚礼。自此,陈璧君开始以汪精卫夫人的身份,登上了民国的政治舞台。
一开始,他们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可孙中去世后,汪精卫在与蒋介石等人的竞争过程中一败再败,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彻底失去了掌握大权的可能。
陈璧君对此也非常不满,夫妻二人都想着有一天能夺回这一切。但最终,他们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由于前期的失败,不得不撤到了重庆。此时,日本人就找上了汪精卫,面对权力的诱惑,汪精卫终究没有顶住。
而他也非常清楚与日本人合作意味着什么,所以陈璧君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极力劝说汪精卫与合作。就这样汪精卫决定当汉奸,他带着陈璧君等人前往了南京,并在不久后正式组建了臭名昭著的汪伪政府。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汪精卫重新掌握大权,陈璧君也因此成为伪政府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如愿以偿成为所谓的“第一夫人”。
靠着卖国获取权力,陈璧君开始胡作非为,她利用职权干了诸多坏事,又在伪政府内发展了一大批亲信,稳固了自己的位置。
可随着日军在中国战场遭遇了诸多失利,汪伪政府遭到国共两党的不断打击,陈璧君与汪精卫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1944年,汪精卫在忧虑中死去,他的死无疑让陈璧君失去了靠山,无奈之下陈璧君只能带着亲信逃到了广东,靠着妹夫的关系继续在广东维持着伪政府的统治。
没过多久,日本正式投降,早就被军统盯上的陈璧君也很快就被逮捕。特务们收缴了她的一切贵重物品,之后将陈璧君关押到了南京,此后陈璧君迎来了漫长的审判。
民国政府多次以叛国等罪名指控她,计划判她死刑,陈璧君却宁死不认罪,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狡辩,更是多次将矛头对准了蒋介石。
由于她的强硬态度,再加上蒋介石政府正忙着与解放军作战,陈璧君的事情就一直拖着,她被转移到了苏州关押。
1949年4月,解放军正式解放苏州,被关押在这里的陈璧君也成为组织关注的焦点,考虑到她的特殊身份,以及过往的罪行。解放军将她转移到了上海提篮桥监狱,此后陈璧君就被长期关押在这里。
身处狱中,陈璧君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始终拒绝改造,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但见到陈璧君态度这么坚决,我党监狱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对她的改造,对她一直照顾有加。
尤其是在狱中,她曾多次患病住院,被诊断出了不少症状,期间工作人员的以德报怨终归让其思想有所转化,原本的对立情绪也慢慢消散。
甚至曾在1954年提出要到农场去劳作,继而改造思想。但由于考虑到她的身体,最终并没有应允。1959年6月,陈璧君因病抢救无效,最终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由于她的子女都在海外,陈璧君死后也没有直系亲属过去认尸,她的后事则是一个远房亲戚处理的。为了权力不顾一切,最终落得如此地步,陈璧君也算是罪有应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