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但它并没有真正离开。

我们今天的世界格局、国际秩序,许多族群的冲突与国家间的对立,早已在冷战时期埋下种子。冷战不仅是历史,更深深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我们看待他者的眼光。

如何理解冷战?又该如何通过冷战,理解今天的世界?

作为冷战“同龄人”,也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王缉思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文晶,做客钰珵大厦隅翼甄选云端会客厅(45层),与读者一起,以亲历者的视角重新讲述这段影响至今的大时代。

冷战与我们——关于冷战的反思

《冷战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 王缉思、时殷弘、文晶

5月10日(周六) 14:30—16:30

钰珵大厦·隅翼甄选云端会客厅·45层(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

扫描海报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嘉宾介绍


王缉思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文晶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论坛媒体传播主任

活动介绍

作为冷战的“同龄人”,国际政治学者王缉思教授,一直专注于国际局势、政策决策的研究与实践。他的新作《冷战的故事》,用纵横交错的叙事方式,将宏观的国际秩序变化与普通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从常识出发,重新讲述那个影响至今的大时代。

5月10号(周六)下午,王缉思、时殷弘、文晶将与大家一起回望冷战,展望未来。

关于本书

在《冷战的故事》中,王缉思教授深入纷繁的史实,从常识出发,从根植于恐惧与痛苦的历史记忆出发,将冷战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故事,透过那一时期的大事件与大人物,将目光回落到受冷战影响的千百万普通人的命运,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过去与未来。

在结构上,本书前两章采用传统时间线索,讲述冷战发生、发展并最终走向谢幕的主要过程。后四章以横向专题展开,将观察视角扩展到第三世界、世界思潮、文化、科技等领域,分析影响冷战走向的不同因素,看到政治的复杂之处以及国际关系的兴味之所在,纵横视角交织更进一步展现了冷战丰富的层次与内涵。

不同于其他同主题的著作,《冷战的故事》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是突出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的作用。在国际政治中,除了国家实力,重要的因素还有不同的规则和人心向背。不同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不仅是实力地位的变化,更是其所代表的思想观念、经济制度、行为方式的变化。

身处“后冷战时代”,冷战的逻辑仍在延续。故我们回顾冷战是为了发现其中的偶然与必然,追溯在冷战时期已经埋下种子的今日冲突的根源,进而展望一个祛除“新冷战”的新时代。


国际政治学者、冷战“同龄人”王缉思新著

全景式视角看冷战,洞见未来国际局势走向

将历史化为故事,讲述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命运

从常识出发,看冷战逻辑如何塑造了今日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