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北川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繁荣兴旺的景象,文旅消费潜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据统计,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8.289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6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05%。其中,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累计接待人数4.13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8.233万元




跨界“通航+”,云端赏景新体验

“我们从梁平飞到北川,不仅票价实惠,儿童还能享受半价优惠,飞行速度快,沿途风光也很美。”来自重庆的游客李荣博一家体验了“绵阳北川-重庆梁平”航空旅游线路后赞不绝口。假日期间,北川永昌机场还推出三条通航低空旅游线路,涵盖北川羌城旅游区、龙隐古镇、罗浮山以及白水湖等热门景点。航线的单程飞行时间是10分钟至30分钟,游客可搭乘固定翼飞机,以“云端视角”俯瞰羌城全景、龙隐古镇喀斯特峰丛奇观、白水湖的湖光山色等,沉浸式感受飞行的快乐。除了真机飞行,北川永昌机场引入的全真模拟飞行舱,让游客通过5D动感平台和VR全景视窗,模拟实飞北川永昌机场至九皇山、药王谷等景区的特制航线,在“云端”体验起飞、转向、穿越等操作。



数智赋能文旅,沉浸体验禹羌文化

大禹文化陈列馆运用全息投影、AR交互、数字沙盘、5D穹幕沉浸式体验等20余项前沿数字技术,打破时空壁垒,将4000多年前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大禹治水史诗,以极具沉浸感与强互动性的崭新形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游客眼前,人气飙升,游客互动率高达80%,实现了从吸引游客“到此一游式的路过参观”到深度吸引他们“沉浸式深入探访”的华丽转身,为广大游客精心打造了一场穿越千年时光、品味历史底蕴的文化科技饕餮盛宴。



“非遗+”新实践,文化传承与消费双赢

“太惊喜了!这里竟然能免费学习羌绣技艺,亲手制作的风铃比在景区里面买的更有意义。”游客王婷婷兴奋地说。云珍羌绣生活馆推出免费手作活动,游客扫码预约即可体验制作“云纹风铃”,在银针起落间感悟非遗魅力。活动通过“讲解+实操”模式,让传统纹样变身潮流伴手礼,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次,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创消费双赢。与此同时,九皇山景区将《西羌传奇》实景演出与星空露营深度结合,通过羊皮鼓、羌笛等传统乐器,配合声光电技术再现羌族迁徙史诗,夜间演出场场爆满,带动景区客流同比增长20%,形成白天“玩非遗、夜间赏大戏”的全时段体验闭环。



点燃城市“夜”精彩,掀起全域消费潮

“这个五一节生意特别火爆!游客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店里座无虚席,营业额也增长了不少。”巴拿恰商户景连辉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永昌镇结合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开展美食展销活动,禹王桥头和禹王广场变身露天剧场,羌族民俗展演、快乐乡音民歌联唱、北川村晚以及惊险刺激的舞火壶绝技轮番上演,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特色美食,为游客带来特别的视觉和味觉享受。



文旅融合,展现北川独特魅力

“五一”假期,北川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以科技赋能,以文化为笔,将通航、非遗展演、民俗体验、音乐喷泉、特色消费深度融合,打造新亮点新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游客玩得舒心,玩得尽兴,展现出北川独特的文旅吸引力,真正将流量转变为游客“留量”和消费“增量”。



宣传造势,火爆央省媒

“五一”期间,央省市级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北川31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经济信息联播》《中国新闻》《第一时间》等栏目7次聚焦北川,省级媒体4次,市级媒体20次。





来源:北川发布

记者:熊邓杰 田兴莉

编辑:王姝潼

校对:何娟娟

审核:王洪 曹周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