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海虹桥高铁站又现拦门事件”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对出行安全和乘车规则的讨论。记者注意到,在5月5日晚,@铁路上海站 已发布情况说明,解释该旅客在正常关闭车门过程中,突感身体不适,急忙下车被车门夹住。
但乘客拦门行为并不少见,在上个月,深圳北站就有乘客伸腿拦门,因此被行政拘留。乘客无故拦门,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今日,记者采访到法律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高铁拦门并非个例
曾有人因此被行政拘留
乘车规范事关公共安全,记者查找发现,此类高铁阻拦车门关闭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在合肥、沈阳、广州等地都有发生。据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在今年4月18日,深圳北站,就有1名旅客强行用身体阻拦车门试图等待同行人上车。后因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被深圳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此外,据《新民晚报》报道,2023年1名旅客乘坐G7569次列车中途停靠滁州站时,自称为了问询车次信息,突然跑上车并用手拦住即将关闭的车门,造成该次列车晚开3分钟。后因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被上海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何俊宏律师告诉记者,乘客拦门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拦门行为扰乱公共秩序
严重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拦门行为既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还妨害了铁路运行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如果情节严重,甚至涉嫌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犯罪。”成都时代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曹帅表示。
他指出,从法律后果来看,拦门乘客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情况下,拦门者会受到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重,则将处以5至10日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于违法拦门者,公安机关将责令其改正,违法者个人需缴纳500元至2000元罚款。
若拦门行为足以严重危害铁路运营安全,如引发列车紧急制动、脱轨或人员伤亡等,将涉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法律多一点
赶地铁拦门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何俊宏律师提示,部分乘客在着急赶地铁时也会有拦门行为,乘客在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规范出行、文明出行,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有明确规定,适用于包括地铁在内的各种公共交通工具。根据乘客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乘客可能面临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承担刑事责任,因造成损失的还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恬 图片 网络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