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当地时间5月4日12时35分左右,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据报道,茨城县、栃木县、千叶县等多地有震感。
此前,长野县4月18日发生5.1级地震,随后当地连续发生47次余震,很多居民几乎彻夜未眠。长野地震导致日本多地震感强烈,关东地区到近畿地区这一大片区域都观测到不同程度的晃动,包括北陆新干线在内的部分铁路一度暂停运行。日本气象厅提醒,包括该地区在内的内陆浅源地区过去曾发生过大地震,存在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
去年8月,位于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西端的宫崎县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日本政府发布了“巨大地震提醒”。日本气象厅发布提示信息,首次警告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高,呼吁民众提高警惕、做好防备。受此影响,时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紧急取消了与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峰会的计划。
根据日本媒体的说法,一旦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日本太平洋沿岸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至九州、冲绳一线将遭遇强震和海啸。今年1月13日晚,宫崎县东侧海域的日向滩发生6.9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对高知县和宫崎县沿岸发布了海啸预警。
据报道,今年2月以来,日本本州岛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口县一带,已发生逾1300次小规模地震。虽然这些地震的最大震级仅有1.8级,一般人难以察觉,但一连串异常频繁的地震活动已引起学者关注。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指出,这些地震的震源位于约40公里的深度,随着时间推移,震源逐渐向较浅的25公里深度移动。他发现,去年1月能登半岛发生7.6级强震前,地下流体也出现向地表上升的情况,这可能引发活断层活动,进而导致强震发生。
3月11日,“3·11”大地震14周年之际,日本国会议事堂降半旗。
3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最新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风险评估报告,将未来30年发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从70%提升至80%,称地震可能波及西起冲绳、东至福岛的广大区域,31个都府县共764个市町村将遭遇震度“6弱”以上的地震或高3米以上的海啸,最严重情形下或导致29.8万人直接死亡,2.6万至5.2万人“灾害关联死亡”,经济损失将达到270.3万亿日元(约合13.8万亿元人民币)。
报告称,如果发生大地震,交通设施也将遭到严重破坏。公路和铁路的受损情况将分别达到4.32万处和1.87万处。交通大动脉东名高速公路将禁止通行,东海道及山阳新干线也将停运。这些还不包含在经济损失的总额内,据估算,交通阻断和物流停顿等运输网络中断造成的损失中,公路方面半年时间内将达5.2万亿日元(约合2615亿元人民币),铁路方面半年时间内将达2.7万亿日元(约合1358亿元人民币),港湾一年时间的损失约为14.1万亿日元(约合7090亿元人民币)。此外,中部国际机场、关西国际机场、高知机场、大分机场、宫崎机场将因海啸而浸水。
南海海槽位于日本东部太平洋近岸海域的板块聚合处边缘,是一个巨大的断层带,被称为“南海巨型逆冲断层”。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与海啸是由于大陆板块无法承受海洋板块向下运动而上弹引起的。日本政府于2014年将上述地区指定为“防灾对策推进地区”,从2017年11月开始实施南海海槽大地震预警制度,去年8月宫崎县近海发生7.1级地震后首次发布了大地震预警。
南海海槽最近发生的强震是1946年8.0级“昭和南海地震”和1944年7.9级“昭和东海地震”。根据以往经验,该区域每隔10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大地震,目前距离上一次强震已有大约80年,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下一次强震即将到来的担忧逐渐增加。
4日,日本能登地震灾区石川县举办春季活动祈愿重建。
地震专家称,日本至少已有三个县观测到地震先兆现象。其中,新舄县长冈市观测到了“地震静稳化”现象——一种大地震常见的前兆。新舄县位于“新舄-神户应变集中带”区域,2004年曾发生6.8级地震,如果再发生地震,甄姬可能高达7.5级至8级。
包括千叶市在内的千叶县西北部地区,自2021年发生5.9地震以来,地震次数持续上升,一旦发生大地震,甄姬或可超过7级,而且属“首都直下型地震”。千叶县邻近东京,而且县内有国际知名的东京迪士尼乐园和鸭川海洋世界等热门景点,又是成田国际机场所在地。而静冈县烧津市和沼津市正出现地下水升温现象,这是地下岩层破裂的警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