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距离2025年5月20日还有不到两周时间,这个原本只是赖清德上任一周年的日子,突然间被赋予了另一层意味。
外界原以为他会在这一节点交出一份“施政成绩单”,却没想到,一场关乎存亡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
那么,究竟为何在这个时间点突然换将?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政治暗流?
府内换血引发“清算”疑云
赖清德最近在民进党内部引发的风暴,不仅仅是一次政治动作,而是一次彻底的“清算”。传言他下令,全力推动对国民党“立委”的大罢免。
虽然赖本人坚决否认,民进党秘书长林佑昌与多名高层也出来“辟谣”,但民进党发言人卓冠廷的爆料言之凿凿,一时间,台湾政坛沸腾。
这时,朱立伦站出来说,从5月20日起,国民党要正式启动对赖清德的罢免,现场群众情绪高涨,蓝营的士气也被彻底点燃。
这回他也是豁出去了,直接给民进党"立委"贴上赖清德"鹰犬"的标签,国民党发起对赖清德的罢免,这是要把战火烧到底了。
4月28日,民进党还在狗急跳墙,派检调搜查新北市党部,带走了党部书记长陈贞容和书记朱培仪。
而在这场抗议里,韩国瑜成了全场焦点,他站在台上,讲得直白又有力,说赖清德头上悬着“关税、军演、大罢免”三把刀,句句戳中老百姓的心。韩国瑜批评赖清德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牺牲台湾民众的利益。
在4月26日的反赖集会上,韩国瑜已经明确表明与赖清德势不两立的立场。那个敢于直面挑战、坚决不屈的韩国瑜似乎回来了,这无疑让民进党感到不安。
再加上蓝营当前面临的形势确实十分严峻,赖清德发动这场大罢免战,表面上是为了夺回立法机构的多数席位,实际上则是要借机重创国民党,甚至使其彻底边缘化。
这场罢免不仅仅是对赖清德个人的挑战,更是对民进党执政合法性的质疑。
朱立伦带头发动25万人反赖集会,宣告“从5月20日开始,全面启动罢免赖清德”,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蓝营士气,也让绿营倍感压力。
蓝白抱团取暖
赖清德在核心圈内“整军经武”,压力很快就传导到了另一头,民进党那边磨刀霍霍,据说已锁定三十多个蓝白阵营的民意代表,准备发动罢免。
面对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攻势,国民党和民众党这两大在野力量,似乎正被迫走到一起,更甚至最近,双方罕见地发联合声明,一起谴责针对高虹安、郑正钤等人的罢免案是“恶意操作”。
他们不仅誓言要“正面迎战”,甚至计划在全台搞活动争取支持,这一幕“蓝白合”,更是出于现实的生存焦虑。
要是各打各的,很可能被执政党利用资源优势逐个收拾掉,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已经放话,要在赖清德就职周年时正式推动“罢免案”。
可这需要立法机构的票数,目前蓝白两党加起来62席,离通过罢免案的门槛还差14票,民众党那关键的8席,就显得特别重要。
反过来看,民众党也需要国民党更扎实的基层动员能力,来对抗接下来可能面对的政治甚至司法追杀。在“保席位”、“斗执政党”这两个点上,双方找到了暂时的共同语言。
更深一层看,在两岸政策这个核心问题上,国民党坚持的“维持现状”和民众党强调的“务实交流”,以及双方对“九二共识”的不同态度,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经济民生和安全焦虑双重夹击
政治舞台上吵得热闹,舞台下的台湾社会,经济上的压力和焦虑却越来越真实。
美国对台加征高关税的阴影还没散去,台积电这样的龙头企业跑去美国设厂,又引发了产业链“断链”的担忧。
岛内经济前景,确实蒙上了一层阴影,制造业景气信号,已经亮起了代表低迷的“黄蓝灯”。有经济研究机构甚至预测,下半年失业率可能冲破5%的警戒线。
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口袋里的钱变少、工作不好找,统计数字摆在那儿:台湾民众的实际薪资,已经连续好几年负增长,年轻人失业率更是高达12.7%。
在这种大背景下,任何戳到民生痛点的话题,都很容易被政治力量抓住放大。国民党的韩国瑜就瞅准时机,喊出“为全台1100万劳工加薪”的口号。
当民众普遍的心声是“要饭碗不要炮弹”时,经济牌的分量就显得格外重。
那对台湾的石化、机械、纺织等行业的冲击,可能高达几百亿美元,与此同时,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却在逆势增长,这种复杂的经济互动,也让未来的政治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台湾军方内部问题不断,今年申请提前退伍的人数激增了四倍,有海军军官公开抱怨美国军舰不顶用,甚至极少数官兵在网上流露消极乃至“投诚”的想法。
结语:
这些虽是个案,却也反映出军心士气正发生微妙变化。赖清德当局强推的“台造潜艇”计划,因为技术问题延期了,相关预算也在立法机构被蓝白阵营联手冻结,他那套“以武谋独”的算盘,在现实中踢到了铁板。
解放军的军事活动已经常态化、实战化,军机军舰频繁穿越所谓的“应变区”。像歼-20、东风-17这些先进武器的部署,形成了强大的非对称威慑。
这使得过去不少人指望的“美军护台”承诺,在现实面前显得越来越不靠谱,国际上看台湾未来的眼光也变得更加谨慎,日本有学者预测蓝白合可能在未来终结民进党政权。
美国智库的调查则显示,台湾社会“疑美”的情绪正在显著上升。
当内部士气不振、自主防卫项目卡壳、外部军事压力加大、所谓“安全保证”又越来越可疑时,赖清德当局在安全议题上能打的牌,正变得越来越少。
未来的剧本会怎么写?没人能打包票。
赖清德的强硬和洗牌,或许能暂时巩固他在绿营的地位,但也可能把朝野对立推向更极端,让台湾社会撕裂得更深,蓝白阵营的合作又能撑多久?是形成有效制衡,还是昙花一现?
参考信源:
罢免赖清德难成功,朱立伦有何考量?蓝营人士:为反攻做铺垫——海峡导报2025-05-01
蓝白动员全岛“推翻赖清德”——环球时报2025-04-29
国民党宣布:将开展罢免赖清德行动——东南网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