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广袤的土地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曾是困扰当地百姓的一大难题。然而,在甘孜县中藏医院骨科,一场跨越山海、跨越民族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医疗援建的动人篇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该院骨科团队成功完成全县首例拇外翻截骨矫形术,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本地足踝畸形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以“技术+温度”的人文关怀,为患者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医疗赞歌。


一条哈达,一生坚守

17岁的布珠,本应是无忧无虑追逐梦想的年纪,却因重度拇外翻,足部畸形严重,行走困难,穿鞋受限,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由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布珠和母亲四处求医却屡屡碰壁,就在她几乎绝望、准备退学的时候,终于在甘孜县中藏医院找到了希望。该院骨科团队经过细致的评估与多次会诊,精心制定了一套科学、精准且微创的治疗方案,最终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十二三岁时,我的脚开始慢慢变弯,疼得厉害,走路也不方便,去了很多家医院都说不能治疗。但是在张老师这里,我的手术非常成功,我真切感受到了学医的意义,我想跟张医生学习,以后为大家服务。”她特意给主刀医生敬献了一条哈达,以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份感激,不仅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认可,更是对民族团结、医患情深的生动诠释。


患者口中亲切称呼的“张老师”,是西南医科大学援建专家张建军。一条哈达,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这位拥有十余年三甲医院经验的骨科专家与甘孜这片土地紧紧相连。带着20余项新技术,张建军跨越千里来到甘孜,实现了藏族患者与汉族医师的“双向奔赴”。

△ 甘孜县中藏医院党支部书记 张建军

行医路上,一位70余岁的老阿妈让张建军感触颇深。治愈出院时,老阿妈本想亲手将哈达送给张建军以表感谢,却因张建军外出工作未能如愿。于是,老阿妈将哈达挂在了医院的大树上,并说:“我的医生不在,我便将哈达献给整个医院。”这份淳朴与尊重深深打动了张建军,也成为他决定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支援结束后,在政府的支持和多方面的协调下,张建军通过人才引进方式,成为甘孜的“本土”医师。他深知,这里的患者需要他,这里的医学传承更需要接力。“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在甘孜县培养一支优秀的本地骨科团队,更好地为当地人民服务。”

师徒情深,薪火相传

初来时,语言不通成为一大障碍,全靠徒弟当“翻译官”。但张建军没有退缩,他努力学习藏语,如今已能用带着川音的藏语说出“甲通(藏语,意为别担心)”,突破了语言障碍。

然而,面对器械短缺、人才断层的现状,张建军深知责任重大。他白天手术带教,将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夜间则整理中、藏医古籍,致力于将传统藏药浴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他的真情付出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医护人员的一致盛赞,藏族老人亲切地称他为“觉安拉曼”(藏语,意为医圣),年轻医护则视他为续筋接骨的“太乙真人”。在他的悉心教导下,部分医师已能独立完成骨科一、二级手术。


该院骨科医生宋志全是张建军的徒弟之一。谈及自己的老师,宋志全满是感激与敬佩:“我的老师是一个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突出、医德高尚的全方面优秀人才。他指导我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易懂案例,手把手教我,及时纠正我的错误,帮助我快速掌握临床技能。他总是耐心解答我的问题,鼓励我独立思考,培养我的临床思维能力。他还教导我们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视病人如亲人。在生活中,他也对我关怀备至,给予我很多建议,让我感受到温暖与支持。他是我良师,更是益友。”


在张建军的言传身教下,宋志全等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他们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更传承了张建军高尚的医德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份师徒之间的传承,不仅是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是医者仁心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延续。

“造血”赋能,惠及民生

以张建军为代表的援建医生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引进、资源倾斜等举措,来到甘孜县中藏医院,助力该院实现从“输血”变“造血”、“靠支援”变“能自立”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在张建军的带领下,该院形成了“中、藏、西医融合、专科化发展”的多学科并进新格局,骨科成功创建为省级重点专科,为更广泛区域的群众带来了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甘孜县中藏医院骨科从最初依赖每年一换的援建医师,医疗水平及人才储备不稳定,到如今拥有一支成熟、稳定的本土骨科团队,在医疗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变化,张建军功不可没。他带领该院骨科医生,于全州县级医院率先开展髋、膝关节骨置换手术,熟练掌握各类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年人均诊疗人次达2万人,手术年均800台次,服务能力辐射至周边各县,来自青海、西藏的病人也逐年增加,医院的社会满意度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此外,该院中医康复科、藏药浴科成功创建为州级重点专科,消化内科成为县级重点科室。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接诊能力和服务水平,该院于2024年初启动新建骨科大楼项目,大楼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规划床位100张,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如今的甘孜县中藏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专业场所,更成为民族交融的典范。在这里,汉族医生与藏族患者之间、汉族专家与藏族徒弟之间,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交融,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华章。

来源/ 赖红 徐燕婷 王熙 文/图

编辑/ 毛莉泓

校对/ 杨雪

责编/ 黄星洁

审核/ 肖宵

监制/ 谭荣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