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主席访离马来西亚当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了 ,发布了—— 研究报告。会上,马来西亚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主席杨燕美表示,要推动中马两国关系向“政产学”融合新模式升级,为东盟区域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4月30日, 发表其演讲核心观点,现将其发言全文及视频发布如下: (全文约31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点击查看其发言视频

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向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这场及时且意义重大的论坛。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这场报告发布会上发表演讲。

本次论坛恰逢其时——不仅对马中关系至关重要,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也具有深远意义。

马来西亚常被誉为连接东西方的天然桥梁。地处东南亚核心地带,毗邻重要的马六甲海峡,这一战略性地理位置长期以来使我们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网络中的关键纽带。

在政治与社会层面,马来西亚以多元、平衡和开放而广受认可。

几十年来,马来西亚与全球各类经济体——无论是已发展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包括我们的东盟邻国,始终保持着稳固而密切的关系。

然而,尽管拥有这些优势,马来西亚却常常被视为“低调”或“中立”,这也使得一些人低估了我们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这份报告正是一个及时的提醒:马来西亚并不是区域变革的旁观者。

事实上,我们正积极参与塑造印太地区的未来。

作为马来西亚一家知名智库的代表,我深受鼓舞地看到,外界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马来西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贸易伙伴和区域枢纽,更是学术与科研卓越的中心,以及思想交流与智识对话的重要平台。

这一合作的首个实际成果,便是我们与拉曼大学(UTAR)以及重阳金融研究院(RDCY)携手,于吉隆坡成功举办了以“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为主题的研讨会。

随后,我们又举办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圆桌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学术界及商界的关键利益相关方。

这次会议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坦诚交流了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有一点变得十分明确:马中关系的互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对政府的层面。

如今,马中关系的推动力越来越多来自于智库、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而这种转变,值得进一步加强与支持。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是双方长期友好与相互尊重的有力见证。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伙伴关系中所存在的结构性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审视,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例如:赋能本地产业、推动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更深入的合作、多元化贸易伙伴关系,并提升双方合作项目在沟通与信息传递上的透明度。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确保马中伙伴关系保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真正造福两国及其各自的民众。

尽管马来西亚欢迎外国投资,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但人们对这些投资是否真正惠及本地经济与劳动力,仍存在日益增长的担忧。

关于国际企业是否真正为马来西亚的长期发展作出充分贡献,这一议题正引发持续的讨论。其中几个关键问题包括:

本地供应链是否得到了有效整合?

本地人才是否接受了必要的培训?

本地社区是否得到了有意义的参与?

为回应这些关切,我们建议两国政府共同探讨建立一套以绩效为导向的本地化发展框架。这一框架将鼓励投资者更积极地促进本地就业、协同创新与价值创造,确保外资带来实质性、正面的影响,真正惠及马来西亚的发展。

●马中合作中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是教育与青年交流。

我们已经看到高校间合作势头强劲——例如奎斯特国际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的双学位项目,以及清华大学与拉曼大学(UTAR)之间的科研合作。

两国学生的双向流动日益频繁,显示出我们的年轻一代正在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互信打下坚实基础。

我认为,现在正是时候设立“马中青年领袖奖学金项目”,以拓展双方的联合研究生教育机会,并推动组建一个由双语青年组成的智库,共同致力于塑造我们共享的区域未来。

为了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尤其是在非中文语系群体中,必须共同努力,强化我们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生态体系。

目前,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许多讨论主要通过中文媒体或官方政策文件进行传播。这些信息渠道并不总能触及更广泛的马来语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

为弥补这一沟通鸿沟,我建议建立一个马中双语数字媒体平台,邀请来自中马两种语言社群的内容创作者共同参与。这个平台可以传播真实故事、澄清误解,并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呈现马中伙伴关系。

让我们不仅携手合作,更要在更深层次上、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彼此理解。

最后,我想提出三项关键建议,以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机制性合作:

建立一个由马中双方共同创办的智库,专注于东盟事务、区域政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态发展,并在北京与吉隆坡设有实体机构。

推出“青年人才流动计划”,包括设立联合学位项目、实习机会、政策实验室以及暑期学院,推动青年深入交流,促进两国之间真正有意义的文化互融。

建立“基层媒体合作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社交媒体以及本地语言,打造一个软实力传播载体,增强公众信任、培育跨国共情,确保我们的伙伴关系能够触及更广泛的受众。

这些倡议将帮助我们超越传统的合作模式,迈向更加深入且富有意义的协作,共同丰富我们共享的未来。

最后,我谨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祝贺。本次论坛恰逢其时,正值习近平主席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这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标志着马中双边关系正准备全面升级——不仅是在高层层面,更是在民间和基层层面。

我真诚希望,世界不应仅仅将马来西亚视为一个便利的合作伙伴,而应认识到我们是区域合作中有意识、有能力的积极参与者。

我们已经准备好共同引领、共同创造、共同发展,为我们共享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马来西亚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INSAP),我们热切期盼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及在座各位紧密合作,推动双方共同利益,深化我们之间的联系与纽带。

谢谢!

欢迎

加入人大重阳社群

为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让大家有更好的交流体验,人大重阳建立了“企业”“学术”两大社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加人大重阳工作人员的微信(rdcy2013sph)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及想加入的群聊,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将您拉入群内。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别忘了“点赞”+“转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