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岗厦北地铁站早晚高峰直播的内容在网络上疯传,因为密密麻麻的打工人客流火上热搜。虽然直播本身非常不合适,侵犯了地铁乘客的隐私,但不少网友也被视频里深圳打工人的低能量状态惊到了——“怎么全都不开心”“满脸的怨气”“看起来没有能量”。

深圳打工人好像正在变得低能量。

在前几年,说到深圳,关键词一定是“搞钱”。大学毕业来到深圳,满满朝气憧憬着职场生活——升职、加薪、完成人生价值。搞钱几乎就是生活的主旋律,左手KPI、右手OKR,和朋友见面聊天,也都是讨论职场发展、人生规划这些。短视频平台,也几乎都是“打卡多少天完成xx事”“自己如何赚到第一桶金”“高能量职场人的一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低能量”这个词变成了趋势。“周末化身老鼠人”、“展示自己活人微死的一天”的自嘲随处可见。不少网友戏称:视频是在搞抽象,但是现实里自己是真的“活人微死”。周末一趟就是两天,根本没有精力和精神去做别的事。身旁的同事告诉我,自己经常刷到短视频里的“高能量男孩女孩的一天”,自己光是看就觉得很累了。

什么样是“低能量”状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下班什么都不想干。除此以外,还有以下这些症状:

同事好友的聚餐,能推一次就是一次;

下班回家长时间刷短视频,玩简单的手机小游戏;

很久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剧;

没有规律的运动习惯,也不想去户外;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很久没有学习新的技能。


工作越来越高效率了,但是深圳打工人越来越低能量了。工作微信群、钉钉、飞书等睁开眼就回复工作消息,随时随地都能工作。本来想着AI能解放打工人的双手,但结果是,你工作的效率变高了,工作量也提高了——原先一天一个方案,现在领导让你一天给三个。加班更是常态,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户外运动、主机游戏、电影大片,全都没有热情了。越来越多的深圳打工人没有社交、没有户外运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每天下班后就像一个被抽干能量的机器人,两眼一睁就是干,下班就是低能量模式,以防关机。

那么在深圳的你,是属于高能量群体还是低能量人群,是因为什么而低能量呢?有尝试过走出低能量的生活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第413 期:在深圳,有的城市公共设计,“好心办了坏事”

第414期:

第415期:

第416期:穿着深圳校服擦边的直播,为什么让深圳人愤怒?

第417期:公共沙滩收费,体验和钱包,深圳人怎么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