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她不可能是婉如,婉如已经走了,可那个背影、那种神态,为什么如此相似?”
林教授的手不住地颤抖,远处那个陌生女子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那双熟悉的眼睛让她心如鹿撞。
一年前,她的女儿在实验室爆炸中为保护同事而牺牲,留下了无尽悲痛。
如今在女儿生前最爱的山区,这位酷似女儿的陌生人带来了一丝希望。
林教授鼓起勇气向前走去:“你是谁,为什么长得这么像我的女儿?”
亲子鉴定结果即将揭开一个她从未想过的真相。
01
实验室的电话铃声在深夜里格外刺耳。
林教授从一堆实验数据中抬起头,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凌晨一点半。
谁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
她拿起听筒,电话那头是她同事李教授急促的声音。
“林教授,出事了,婉如她...”
“婉如怎么了?”林教授的心猛地一沉。
“重点实验室发生爆炸,婉如...她为了保护数据和同事...”李教授的声音哽咽了。
听筒从林教授手中滑落。
她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昨天还和她视频通话,笑着说近期实验有重大突破的女儿,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开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林教授跌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如坠冰窟。
林婉如是她唯一的女儿,今年32岁,在国家某重点实验室从事重要科研工作。
自从林教授的丈夫六年前因病去世后,林婉如就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亲人和精神支柱。
母女俩感情深厚,尽管工作繁忙,每周都会视频通话至少两次。
林教授跌跌撞撞地赶到医院,看到的却是已经被白布盖住的女儿。
“她是英雄。”实验室的主任红着眼睛说,“发现设备异常时,她先让所有人撤离,自己坚持保存数据,最后实在来不及了...”
林教授掀开白布,女儿安详的面容让她几乎错觉她只是睡着了。
可是那双总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了。
林教授伸出手,轻轻抚摸女儿的脸庞,泪水无声地滑落。
“婉如,妈妈接你回家。”
葬礼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举行。
来参加的人很多,有婉如的同事、导师、学生,还有一些林教授不认识的人。
“林教授,节哀顺变。”
“林教授,婉如的贡献国家不会忘记。”
“林教授...”
一句句慰问在林教授耳边响起,但她只是木然地点头,眼神空洞地看着女儿的照片。
照片中的林婉如笑容灿烂,眼睛弯成了月牙,那是她去年生日时林教授为她拍的。
“您的女儿是我们实验室的骄傲。”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哽咽着说,“如果不是她,我们十几个人可能都...”
林教授点点头,却说不出一句话。
她知道女儿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可这有什么用呢?
女儿永远离开了,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世上孤独地活着。
一年过去了。
林教授从大学辞职了。
她无法面对那些充满回忆的教室和实验室。
每次走进实验楼,她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女儿小时候在那里玩耍的场景。
林婉如五岁那年,总喜欢穿着小白大褂,模仿妈妈在实验室里的样子。
“妈妈,我长大也要像你一样做科学家!”
那稚嫩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林教授每天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
起床,吃饭,看书,然后坐在窗前发呆,直到夜幕降临。
她把女儿的房间保留得一丝不苟,所有东西都保持着婉如离开时的模样。
有时候,她会坐在女儿的床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林教授,你不能这样下去。”王阿姨是林教授多年的好友,也是大学里的同事。
“我很好。”林教授淡淡地说。
“你已经一年没有出门了,连超市都不去,全靠网购。”王阿姨心疼地说,“婉如不会希望看到你这样的。”
林教授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给王阿姨倒了杯水。
“我有个提议。”王阿姨坐到林教授身边,“去旅行吧,换个环境,或许会好一些。”
“我不想去任何地方。”林教授摇头。
“记得婉如最喜欢的那个山区吗?她大学毕业那年,你们一起去过。”王阿姨小心翼翼地提议,“她总说那里的风景让她感到平静。”
林教授沉默了许久。
那是她和婉如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之后女儿就忙于科研,很少有时间陪她出游了。
“我考虑一下。”最终,林教授轻声说。
02
王阿姨离开后,林教授翻开了女儿的相册。
相册里有他们在那个山区的照片,婉如站在山顶上,张开双臂,迎接朝阳。
那灿烂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
“婉如,妈妈好想你。”林教授抚摸着照片,眼泪再次落下。
一周后,林教授决定接受王阿姨的建议。
“我帮你订好了宾馆,就是上次你和婉如住过的那家。”王阿姨递给她一张打印好的行程单。
“谢谢你,阿姨。”林教授勉强笑了笑。
“别太勉强自己,如果不舒服就立刻回来。”王阿姨拍拍她的肩膀。
林教授点点头,收拾起简单的行李。
出发那天,她特意带上了婉如喜欢的那条围巾。
“婉如,妈妈去看看你喜欢的地方。”
山区的空气清新得令人心旷神怡。
林教授站在宾馆的阳台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依然是那么宁静美丽。
唯一变的是,身边少了那个活泼开朗的女儿。
“女士,早餐已经准备好了。”服务员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谢谢,我马上下来。”林教授回过神来。
早餐后,林教授决定去爬山。
这是2023年初的一个清晨,阳光温暖而不刺眼。
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即便是在这样偏远的山区,也能看到游客们拿着最新款的手机拍照。
只是这里的网络信号依然不太稳定,时有时无。
林教授沿着山间小道慢慢走着,回忆着上次和女儿一起走过的每一段路。
“妈妈,你看那朵云,像不像一只小狗?”
“妈妈,你走不动了吗?要不要休息一下?”
“妈妈,我们来拍张照片吧!”
女儿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林教授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好像这样就能追上那些回忆。
拐过一个弯,前方的山路变得宽阔了一些。
一个穿着浅蓝色外套的女子站在路边的观景台上,背对着她。
林教授的脚步突然停住了。
那个背影,那个站姿,怎么会如此熟悉?
女子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微微转过头来。
林教授的心跳几乎停止。
那张侧脸,那双眼睛,简直就是婉如的翻版!
“不可能...”林教授低声呢喃,双腿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去。
女子已经转回去,继续欣赏着远处的风景。
林教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能站在不远处,不断地偷看那个背影。
女子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开始沿着山路继续前行。
林教授下意识地跟了上去。
她需要看清楚,需要确认这不是自己思念成疾的幻觉。
跟了大约十分钟,林教授终于鼓起勇气。
“您好,请问...”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女子转过身来,露出疑惑的表情。
“有什么事吗?”
这声音,这语调,与婉如如此相似!
林教授感到一阵眩晕,几乎站立不稳。
“您还好吗?”女子关切地问道,伸手扶住了她。
“我...我只是有点低血糖,不好意思。”林教授勉强找了个借口。
“我这里有巧克力,您要不要吃一块?”女子从包里拿出一块巧克力递给她。
婉如也总是随身带着巧克力,说是防止妈妈低血糖。
“谢谢,太麻烦你了。”林教授接过巧克力,手指微微发抖。
“不麻烦,我经常低血糖,所以习惯带些巧克力。”女子笑了笑。
那笑容,简直和婉如一模一样!
03
“我叫林教授,是大学退休的教师。”林教授试探性地介绍自己。
“您好,林教授,我叫苏雨。”女子礼貌地回答,“我是来这里采风的。”
“采风?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林教授强压下内心的激动。
“我是个科普作家,平时写一些科学相关的文章。”苏雨回答道。
林教授感到一阵晕眩。
婉如生前也经常在业余时间写科普文章。
“您真的没事吗?要不要我陪您回宾馆休息?”苏雨担忧地问。
“不用了,我想继续走走。”林教授深吸一口气,“如果你不介意,我们可以一起走吗?一个人在山里有点害怕。”
“当然没问题。”苏雨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一起沿着山路前行,林教授不断地偷瞄着苏雨的侧脸。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她想起婉如。
这不可能是巧合,绝对不可能!
“林教授,您对科学也感兴趣吗?”苏雨问道。
“我以前是教生物化学的。”林教授回答。
“真巧!我的专业背景也是生物化学。”苏雨惊讶地说,“虽然后来转行做了科普写作,但我始终对这个领域保持关注。”
林教授的心跳加速。
这又是一个和婉如相似的地方。
“你今年多大了?”林教授忍不住问道。
“我32岁了。”苏雨回答。
和婉如一样的年龄!
“家里有亲人吗?”林教授继续问道,声音微微发颤。
苏雨的表情略显沉重:“我是孤儿,在福利院长大的。养父母在我20岁时因为车祸去世了。”
林教授强忍住内心的震惊和悲伤。
如果...如果婉如没有死,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记忆,变成了眼前这个叫苏雨的女子?
这个荒谬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教授找各种借口与苏雨同行。
她了解到苏雨目前住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租了一个月的房子,打算在这里完成一本关于山区生态的科普书籍。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您愿意帮我看看吗?”一天晚上,苏雨拿出电脑,打开一个文档。
林教授接过电脑,看到文章的标题是《微生物与人类共生的奥秘》。
这是婉如一直很感兴趣的课题。
文章行文流畅,专业知识准确,还融入了许多生动的比喻,让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这种写作风格,与婉如如出一辙。
“写得很好。”林教授真心实意地称赞道,同时注意到苏雨习惯性地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捏鼻梁。
这个小动作,是婉如思考问题时的标志性动作。
“谢谢您的肯定。”苏雨笑着说,“我总觉得自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林教授的心跳漏了一拍。
婉如也总是这样谦虚,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苏雨,你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吗?”林教授小心翼翼地问道。
苏雨摇摇头:“福利院的人说我是被遗弃在门口的,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追溯我的亲生父母。”
“你有没有想过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林教授继续问道。
“想过,但一直没有具体行动。”苏雨叹了口气,“25岁那年,我才从养父母的朋友那里得知自己是被收养的,当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寻亲时机。”
林教授内心震动。
如果苏雨真的是婉如,那么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
又是谁策划了这一切?
回到宾馆后,林教授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04
她拿出手机,翻看婉如的照片,然后又看看今天偷偷拍下的苏雨的照片。
两个人简直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第二天,林教授偷偷跟着苏雨去了小镇上的图书馆。
苏雨坐在角落里查阅资料,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些内容。
林教授装作偶遇,在她旁边的位置坐下。
“林教授,真巧啊!”苏雨惊喜地说。
“是啊,我来查一些资料。”林教授微笑着说,同时注意到苏雨正在阅读的是一本关于蛋白质结构的专业书籍。
这又是婉如的研究领域。
午餐时,林教授请苏雨一起吃饭。
“你喜欢吃什么?”林教授问道。
“我不挑食,不过特别喜欢酸辣口味的。”苏雨回答。
婉如也是如此,最爱吃酸辣汤。
吃饭时,林教授观察到苏雨有个习惯:每次喝汤前,都会先用勺子轻轻搅拌三下。
这个小细节,婉如从小就有。
林教授记得自己曾问过婉如为什么这样做,她笑着说:“这样可以让汤的温度均匀啊。”
午餐后,两人一起散步。
“苏雨,你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林教授问道。
“我喜欢弹钢琴,虽然弹得不太好。”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还喜欢收集各地的明信片。”
林教授的心再次揪紧。
婉如从小学钢琴,虽然没有专业水平,但一直坚持着。
她的书房里有一个专门的抽屉,放满了各地收集来的明信片。
这太多了,太多的巧合。
回到宾馆后,林教授决定做更深入的调查。
她联系了一位在公安系统工作的老同学,请他帮忙查询苏雨的背景。
“我需要时间,资料不是那么容易查的。”老同学说。
“拜托了,这对我很重要。”林教授恳求道。
三天后,老同学发来了调查结果。
苏雨的确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出生日期比婉如晚一周。
养父母是一对教师夫妇,在苏雨20岁那年因车祸去世。
苏雨大学学的确实是生物化学,毕业后做过两年研究助理,后来转行做科普写作。
这些信息看起来都很真实,但林教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如果婉如真的没死,那么谁安排了这一切?
为什么要这样做?
林教授决定再进一步确认。
她趁苏雨不注意,偷偷收集了她喝过的水杯上的唾液样本和几根头发。
这样的行为让她自己都感到有些羞愧,但她必须知道真相。
“我需要做一个亲子鉴定。”林教授对电话那头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说。
“需要多久?”
“大概一周时间,教授。”
“能不能快一点?这很紧急。”
“我们会尽力的,教授。”
挂断电话,林教授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一周,她将度日如年。
05
林教授和苏雨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苏雨似乎也对这位慈祥的老教授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林教授,您让我想起了我养母。”一天,苏雨坐在林教授身边,轻声说道,“她也是一位很有学识的人,对我特别好。”
“她一定很为你骄傲。”林教授柔声说,心中却是一片苦涩。
“我有时候会梦见一些奇怪的场景。”苏雨突然说,“一个实验室,一群穿白大褂的人,还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女孩。”
林教授的心猛地一跳。
“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梦的?”
“大概是去年开始的。”苏雨回答,“我以为是因为写科普文章查阅了太多实验室相关的资料。”
林教授强忍住内心的震动。
去年,正是婉如离世的时间。
“你有没有感觉过,有些事情你明明没有经历过,却莫名其妙地知道?”林教授小心翼翼地问道。
苏雨惊讶地看着她:“您怎么知道?我确实有这种感觉,比如某些专业知识,我明明没有系统学习过,却好像与生俱来就懂。”
林教授的心跳加速。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苏雨就是婉如,或者与婉如有某种特殊的联系。
一天,林教授不小心碰到了苏雨的手腕,袖子微微上移,露出了一个小小的胎记。
那个形状独特的胎记,林教授再熟悉不过了。
婉如的左手腕内侧,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胎记。
“这个胎记...”林教授忍不住指着问道。
“哦,这个啊,我出生就有的。”苏雨随意地说,“养母说这是'命运的印记'。”
林教授感到一阵眩晕。
这不可能是巧合,绝对不可能!
她决定直接询问实验室的进度。
“样本已经检测完毕,结果很快就会出来。”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说。
“有没有什么初步发现?”林教授急切地问。
“目前看,两个样本确实有很高的相似度,但具体结果还需要等完整报告。”
林教授挂断电话,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如果鉴定结果显示苏雨确实是她的女儿,那么这一年来的伤痛和悲哀岂不是一场荒谬的闹剧?
那个她亲眼见证下葬的,到底是谁?
带着这些疑问,林教授度过了煎熬的几天。
每一分每一秒都漫长得如同一年。
她反复回忆着女儿生前的一举一动,与苏雨的言行进行比对。
越比对,她越确信两人是同一个人。
终于,鉴定结果出来了。
林教授颤抖着手点开邮件附件。
报告清晰地显示:林教授与样本持有者存在母女关系,DNA匹配率达到99.99%。
“上天啊...”林教授捂住嘴,泪水夺眶而出。
她的女儿还活着!
婉如没有死!
她不知道是谁安排了这一切,但此刻,她只想立刻见到苏雨,告诉她真相。
林教授拿起手机,拨通了苏雨的电话。
“苏雨,你能来我的宾馆吗?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好的,林教授,我马上过来。”苏雨在电话那头爽快地答应了。
林教授放下手机,擦干眼泪,开始整理思绪。
她该如何告诉苏雨这个天大的秘密?
苏雨会相信吗?
会接受吗?
还有,到底是谁策划了这一切?
为什么要让她以为女儿已经死了?
就在林教授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手机再次响起。
是实验室的电话。
06
“林教授,非常抱歉,之前的报告有误,我们需要撤回。”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歉意。
“什么意思?”林教授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们在进行最终复核时发现了一些异常数据,需要重新分析。”对方解释道。
“什么异常数据?”林教授追问。
“这个...很复杂,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认。”对方明显有些犹豫。
“请你直接告诉我结果,我是生物化学教授,能够理解专业内容。”林教授坚持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下一秒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让林教授脸色煞白。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