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从秦皇岛市教育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市通过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位一体”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秦皇岛市教育局局长肖凤利说。
以赛促学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王斯颍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康养系大二学生,代表学校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并和校友一起获得旅游赛道(导游服务小组)争夺赛金奖。去年底,她还带领学弟参加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学旅行”赛项,获得三等奖。
“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们将文博讲解、非遗传承、快板曲艺、摄影技术、情绪价值服务等专业技能融合起来,这是我们获得金奖的重要因素。”王斯颍说,在校期间,学校注重理论、实际双结合教育,让她很快掌握所学知识。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秦皇岛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刘燕明说,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技能大赛是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试金石。近年来,该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引导职业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取得丰硕成果。
目前,秦皇岛市各职业院校已经形成技能大赛常态化运行机制,职业院校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节等机会,开展校级技能大赛,已实现校校有竞赛,部分中职学校实现专业全覆盖。
自2012年起,秦皇岛市教育局定期举办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近一次大赛紧密对接该市主导产业,设置了养老照护、康复技术、短视频制作、导游服务等赛项,让学生在比赛中快速成长。近年来,该市还承办省级职业技能赛事20项。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河北对外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获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
此外,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已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纵向贯通的培养体系。2024年,中高职“3+2”贯通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秦皇岛市7所中职、技工院校与省内外15所高职院校开展“3+2”联合培养,专业达28个,招生人数约1600人。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与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开展“中职+企业+高职”联合培养,首批招生已顺利完成,努力打造人才培养无缝衔接试验区。
产教融合
促进高质量就业
4月29日,在好利来燕莎店,员工王佳欣在熟练地制作生日蛋糕。
“我是2022年考入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入校时,进了好利来班。可以说,入学即就业。”王佳欣说,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她能被定向培养,感觉很幸运。
“从2013年起,我们与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目前,已为企业输送1500余名优秀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刘宇说,校企合作共同设置专业、开发课程,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秦皇岛市多措并举,构建职业教育“招生—培养—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
该市教育局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导职业院校紧盯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2022年,该市教育局依托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秦皇岛市产教融合服务平台,促进区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结合。该平台运行以来,120余家企业、11所院校、600余名专家入驻,实现科研成果高效对接转化。
同时,秦皇岛市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支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拥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与耀华玻璃集团共建玻璃产业学院,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同时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训,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
秦皇岛市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建设25家创业孵化基地,入驻1939家创业实体。2024年,该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5亿元。
优化专业布局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4月28日,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正开展智能评估设备实操教学,详细讲解并示范握力器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为老人进行握力评估。学生认真按照老师讲解规范操作握力器,并将评估结果录入智能系统。
“2021年,我们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升级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是为了给秦皇岛市康养产业发展培养更多职业技术人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大勇说,面对健康养老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学院引入智能评估系统、数字语言康复训练系统、VR照护训练平台等智能化设备,构建逼真的养老服务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与应急处理水平。
近年来,秦皇岛市职业教育主动聚焦新兴产业与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布局。今年,该市中职学校新增中医康复技术、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生物制药工艺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21个。目前,已形成22个省级骨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集群。
在一产赋能方面,聚焦现代化农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作为河北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校,培训学员4600多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9万多人次。
在二产升级方面,聚焦新型工业,构建产教协同新范式。秦皇岛市教育局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秦皇岛新能源教育与科普基地,形成“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合作机制。连续两年组织秦皇岛新能源人才启航培训活动,驻秦高校181名电气、机械专业学生参加,目前已有46名优秀毕业生入企就业,为秦皇岛市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在三产提质方面,聚焦现代化服务业,打造康养人才培养高地。秦皇岛市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12个,拥有全日制在校生4811人。秦皇岛市卫生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等3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秦皇岛口腔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成立秦皇岛市首批校企合作共同体。秦皇岛市卫生学校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3+2”培养,年招生300人,有效畅通康养人才培养通道。
(原标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高质量就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位一体”构建职业教育产教协同新范式)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