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推动规范诊疗”。体检作为健康管理关键环节,在哮喘的早期筛查、风险预警和长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提示:哮喘高风险人群应重视体检筛查,了解哮喘的防治要点。一旦体检出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一、哮喘:隐匿的“呼吸杀手”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导致小气道周围肌肉发炎及收紧,造成肺部气道变窄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夜间和清晨时较为明显。如不加以控制,突然发作时甚至会引起窒息,危及生命;即使没有症状时,也可能存在炎性改变。

二、哮喘高风险人群

1.出生低体重、早产儿,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者。

2.儿童期反复咳喘或成人后出现不明原因慢性咳嗽者。

3.长期吸烟或职业暴露于粉尘、化学品者。

4.曾患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及频繁上呼吸道感染者。

5.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和鼻炎者。

6.家族尤其近亲中有哮喘病史者。

7.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及成人。

三、体检对于哮喘的预警价值

许多哮喘患者早期仅表现为慢性咳嗽或运动后胸闷,容易被忽视。体检可通过肺功能检查、食入或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外周检测、CT检查等项目,对哮喘进行识别,以实现及早干预,减轻器官病理损伤。建议高风险人群重视以下检测项目:

1.外周血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球蛋白检测等。

2.肺功能检查:包括肺容量检查、通气功能检查、换气功能检查及小气道功能检查等。

3.过敏原检测:通过血清食入物或吸入物变应原IgE检测,明确常见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坚果、海鲜,及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

4.影像学检查:胸部CT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

四、哮喘健康管理及生活方式指导

若检查后提示哮喘风险,轻度者建议随访观察,中、重度患者需入院治疗,接受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加强自我管理,以提升健康水平。

1.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对自身体质及过敏原不了解时,应及时检查,以明确过敏原。外出应佩戴口罩,居家应定时通风换气。

2.环境控制:保持居室卫生,减少尘螨、避免饲养宠物、使用除湿机抑制霉菌;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避免接触化学品、烟雾及刺激气体,尤其是二手烟或粉尘等;减少使用羽绒制品及蚕丝制作的衣被等。

3.运动建议:推荐快走、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剧烈活动。

4.规律作息:适寒温、调饮食、慎起居、畅情志,穿纯棉衣物,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5.长期监测:规律体检,及时发现各监测指标的异常变化,制定动态干预方案。

五、哮喘患者的中医辨治及日常护理

中医认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决定了不同疾病的易感性及发病后的传播途径,进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哮喘患者多为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调理方案,同时为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日常护理保健提供依据。此外,哮喘作为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避免诱发因素的同时应坚持长期规范化用药,随身携带支气管痉挛缓解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引发系统性损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