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五一”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珠海金湾发布了最新的“文旅成绩单”——金湾航空新城中心湖片区34.5万人次到访,滨海沙滩32万人次踏浪,海泉湾度假区4万人次体验,红旗1970艺术区3.51万人次打卡。74万人次的游客数量,相当于金湾常住人口的1.6倍,火爆程度不言而喻。
航空新城中心湖片区游人如织。金湾融媒供图
数字背后涌动的人潮传递着炽热的城市温度。金湾文旅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的节日效应,而是一座新城以文化为魂、以民生为本的必然结果。
金湾的吸引力首先来自其"文化磁极"的持续发力。红旗1970艺术区作为新晋文旅项目,以3.51万人次的成绩证明,工业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能够产生惊人的文化能量。
当锈迹斑斑的老厂房邂逅糖果屋、茶馆等当代艺术,产生的不是违和感,而是犹如创越时空后看见的和谐化学反应。这种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模式,既留住了城市记忆,又注入了现代活力,使金湾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陷阱。
红旗1970艺术区。金湾融媒供图
航空新城中心湖片区与滨海沙滩的高人气则昭示着生态价值正在成为金湾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金湾选择为自然留白,为市民保留亲水空间。在金湾艺术中心的背景下,融合现代艺术的音乐喷泉,成为吸引游客争相打卡的绝对吸引力。
中心湖畔三代同框,滨海沙滩戏水的孩童,红旗1970艺术区手工制糖的童趣,以及每逢节假日,一波又一波的港澳游客经由港珠澳大桥,抵达珠海金湾,采摘特色水果,体验水乡风情……这些场景共同拼贴出金湾的生活图景——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金湾文旅项目普遍具有"低门槛、高体验"的特质,免票的现场音乐会,免票的沙滩游玩,免票的红旗1970艺术区参观……无论是中心湖片区、滨海沙滩等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还是价格亲民的商业设施,都体现着普惠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样验证了"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的正确性。
滨海沙滩。金湾融媒供图
从另外一个维度看,金湾的文旅火爆是珠海城市发展战略成功的一个缩影。当大家关注的目光从假期数据移向日常建设,会发现金湾正在书写的新城故事,这里不仅有短期的旅游热度,更有长期的发展定力;不仅追求经济指标,更在乎人的体验。
或许,这正是金湾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城市的终极魅力,不在于它吸引了多少游客,而在于它为生活其中的人们创造了多少可能,以及带来了怎么样的体验。
评论员:南都记者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