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今年以来,厦门市持续聚焦便民惠民、着眼长远,既重视教育、医疗 等“硬件”项目升级,也关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等“软件”服务提升,一季度,全市6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集美夏商农贸市场,一辆“你送我检”快检车开进市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体验。只需将食材交由工作人员采样、登记,凭借专业的快检设备和试剂,工作人员对市民送检的食材进行农残检测,不到半小时就能出具农药残留等检测结果。

市民 叶女士:今天带了上海青、豆芽、荷兰豆(来检测),也看看菜市场平时安全质检工作怎么样。市场监管局这个活动非常便民,让我们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市市场监管局集美所执法人员 林思鹏:我们是有一个全链条监管,在检测出结果之后,如果它是不合格的,我们会做复检,如果复检再不合格,我们会执行相应的执法手段,会开展监督调查,也会追溯到相应的供应商。

截至今年4月30日,全市共开展“你送我检”活动90次,接收市民群众送检1257批次;与此同时,我市还持续深化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追溯工作,目前已覆盖14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8.2万种食品,强化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努力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优化公交线路 提升群众出行体验

交通网络优化也是今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部分。下午五点半,正值自贸片区下班高峰,不少乘客正陆续上车。记者了解到,以前自贸区园区内没有公交停靠点,站点设在象屿路和长岸路等外围道路,园区上班族每天还需要步行一到两公里,极为不便。如今,公交车新增设4个园区内停靠点,极大缩短了步行距离。

市民 黄先生:相对来说更便利一些了,我们以往都要到保税区大门口(乘车),现在我们可以少走这段路,(节省了)十几分钟。

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5% 多项民生成果初显成效

今年,我市计划新增及优化调整50条公交六进线路,服务小区、园区、学校、医院、商圈、企业等“最后一公里”公交线网薄弱区域。一季度,已有13条线路完成优化调整,覆盖岭兜社区、软件园一期、方特旅游区等区域。其中,9条线路还串联起城市地标与新兴文化空间,着力构建“一站式”旅游交通网络。

厦门公交集团经营管理部副经理 刘肇宏:今年我们的公交“六进”项目 第一季度主要是以景区的旅游线路的优化调整为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新增及调整了22条的“六进”公交线路,进一步方便产业园区等服务群体的公交出行。

从“舌尖上的安全”到“脚下的便利”,民生实事体现在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一季度,厦门6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共完成投资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其中22个项目进度超前,45个项目按计划推进,多个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例如,“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持续开展,共有207名医疗专家下沉基层接诊,服务市民约1.3万人次;一季度发放1.57亿元五折租房补贴,惠及4.2万名大学生,为874人次来厦求职和见习实习高校大学生,提供“一张床”免费住宿保障等。

来源: 午间新闻广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