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长信箱“已读乱回”折射不实之风

举报诗词大会决赛,收到的回复却是“工程款拖欠”,近日,一市民将自己遇到的市长信箱“已读乱回”现象发到网上,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当地已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已依规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处理。

“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智”,市长信箱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群众通过这一渠道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本期望得到重视与回应,“已读乱回”无疑辜负了这份信任。表面看,这是工作人员操作上的小失误;往深里究,则是工作作风不实所导致的结果。

当前,有个别工作人员和部门,对群众诉求缺乏敬畏之心与责任意识。“张冠李戴”式的回复背后,是工作人员将处理群众信件视为机械任务,敷衍塞责、消极应付,既未认真阅读群众诉求,也未对回复内容严格把关,致使工作流于形式。同时,内部监督与审核机制也存在漏洞,责任链条没有完全绷紧,工作作风涣散。如此种种,皆是“不实”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涵养优良作风。检验作风,关键就看为民服务实不实。这个“实”字,应当彰显在俯下身子、认真调研的姿态上,应当彰显在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的行动中。只有坦诚面对群众质疑,才能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才能树立起政府的公信力。

“已读乱回”,是一记警钟。对当地而言,问责处理直接责任人不是终点,更要以此为契机,对相关工作流程等进行有效整顿。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机制,从信件接收、办理到回复,每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强化审核,杜绝类似低级错误再次发生;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沉下心来,牢牢记住群众之事无小事。

市长信箱,收到的是“疑惑”或“吐槽”,承载的是信任和期待。能否把事情办到人们的心坎上,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近年来,很多地方都推出了“人民来信”“领导留言板”等服务,总体上看,“已读乱回”是个例,“精读细回”仍是主流。如何继续发挥好这类服务的沟通作用,也值得各地共同认真思考、谨慎对待。

作风实不实,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期待各地都能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把作风建设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细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看到政府的担当与诚意,感受到政府为民服务的温度。(王瑞琳)

来源:重庆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