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时风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是每一位旅行者最朴素的期待。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不少人真切感受到了这份期待被满足的喜悦。多地以花样“宠客”的方式,为游客拉满情绪价值,也让笔者点滴在心头。
据极目新闻报道,五一期间,因草根网红“卤鹅哥”意外出圈的重庆荣昌区,迎来了“疯狂”的吃鹅大军。面对汹涌的客流,当地果断喊出“不允许任何一个游客吃不到卤鹅”的承诺。与此同时,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面向游客开放,提供18元的爱心套餐,包含卤鹅、黄凉粉、回锅肉等当地特色美食;还有3-10元不等的小碗菜供游客选择。无独有偶,甘肃敦煌的机关食堂也在这个假期首次对游客开放,菜品按照食材成本定价,早餐10元/人,且提供“不限量自助,只要来肯定管饱”的贴心服务。
政府机关食堂的开放,看似是细微之举,实则蕴含着大文章。它不仅彰显了政府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更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生动而鲜活的实践样本。
假期出游,吃、住、行的安排都是难题。湖北宜昌的王女士在自驾游恩施时,就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却又充满温情的旅程。因为当地酒店全部客满,她无奈之下致电恩施文旅局值班室求助。由于像王女士一样的旅游者还有不少,文旅局迅速动员干部和市民,将家里的空房间拿出来供游客住宿。王女士和家人最后免费住进了局长家里,“原本糟糕的心情,转为满满的感动与惊喜……”
在陕西榆林,开车前来游玩的游客也收获了意外之喜。车辆在市区违停,交警没有简单粗暴地处罚,而是贴上温馨罚单予以提醒,还送上节日祝福,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善意。山东日照的一处景区,为了不让游客错过赶海的乐趣,每天特意撒下3000斤蛤蜊,只为提升游客的赶海体验,真正实现让游客“绝不空手而归”,将“宠客”做到极致。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达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这些亮眼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是各地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倾注的心血与努力,更是游客们情绪价值得到充分满足的有力证明。
“投之以桃,报之以琼瑶。”各地以暖心服务换来游客开心体验,收获的不仅是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更是千金难换的民心红利。我们期待着,这种暖心服务不应仅仅局限于节假日,更应延伸至日常;不应只存在于旅游领域,而应拓展到更多公共服务范畴。只有这样,才能让“诗与远方”的魅力长盛不衰,让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双向奔赴持续上演。
最后,以一首打油诗为本文作结:
花样宠客过假期,
以心换心两相宜。
真情留得远客来,
共绘文旅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