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轻松健康联合举办的“青年医生成长计划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成功举行。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联合印发的《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丰富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健康科普服务覆盖面、触达率和有效性,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投身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主动性、创造性,会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轻松健康特别发起“全民健康素养提升6630传播行动”。
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梁新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吴世凯,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十八病区主任陈俊强,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高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杨智勇,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放射治疗科主任李建雄,陕西省肿瘤医院内一科主任赵征,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张薇,轻松健康集团副总裁、医疗总经理高雨共同启动了该项目。
据介绍,全民健康素养提升6630传播行动,66是公民健康素养66条,30是到2030年素养达标率超过30%。行动将以人民日报健康号为推荐平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参与健康科普创作提供多媒体传播支持,携手帮助公众了解更多疾病防治知识,努力提高用户健康素养,提高对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能力。
健康科普的核心在于传递科学、准确、实用的健康知识,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技赋能为健康科普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全民健康科普体系建设需要构建三角赋能模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内核,科技企业开发转化工具,公共平台构建传播网络。健康科普的科技化转型需依托生态级基础设施与跨产业协同。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搭建“科普云中枢”,整合医疗机构、学术资源与患者行为数据,形成覆盖疾病全链路的科普矩阵,并打通与医疗信息系统、互联网平台的数据闭环,实现从生产到反馈的精准循环。
轻松健康集团一直注重科技与健康科普的深度融合。依托AI技术和医疗大数据优势,通过“技术+场景+生态”三重突破,轻松健康集团构建了数据驱动型健康科普内容工具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把握公众的健康需求和关注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科普内容。通过开发智能健康系统,可以实时解答公众的健康疑问。在传播环节,基于患者病程阶段、地域特征、认知水平的多维画像系统,可动态匹配科普内容形态,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健康知识,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轻松健康集团旗下的智能健康科普平台,集成健康知识库、健康问答、健康测评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科普服务。公司还与多家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健康科普研究,为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全民健康素养提升6630传播行动”的发起,标志着健康科普事业迈向新台阶。未来,轻松健康集团还将加强与产学研各界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健康科普生态圈,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注入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