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南方健哥

近日,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上演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这一戏剧性场景迅速成为全球军事观察和舆论热议的焦点。菲律宾海军退役护卫舰“米格尔・马尔瓦尔”号的意外自沉,不仅让精心策划的军事演习沦为国际笑柄,更折射出美菲军事合作背后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以及地区局势的复杂博弈。



2025年5月5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三描礼士省海域时,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本应迎来紧张刺激的实弹射击环节。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主角之一的菲律宾海军退役护卫舰“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却率先抢镜,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抢戏”。

这艘被拖往靶区的老舰,在定位过程中突然出现进水状况。从现场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原本平稳的舰体开始缓缓倾斜,海水如同猛兽般不断涌入船舱。上午7点20分,在距离预定靶位仅4海里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再也支撑不住,带着81年的沧桑历史沉入海底。



此时,美军的F/A-18战机已经在天空盘旋待命,“海马斯”火箭炮也准备就绪,它们本计划对这艘靶舰进行“联合绞杀”,以此展示美菲联军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但这一切精心的安排,都被老舰的“自沉”彻底打乱。美军只能尴尬地宣布“实弹环节按计划进行”,然而空荡荡的海面,漂浮的油污,以及在原地打转的参演舰艇,都在无声地嘲讽着这场闹剧。

“米格尔・马尔瓦尔”号的历史,堪称一部波澜壮阔却又充满坎坷的海上史诗。它原是美军二战时期PCE-848级护航舰“布拉特尔伯勒”号,诞生于1944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服役期间,它参与了诸多重要战役,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莱特湾海战,在枪林弹雨中见证了无数生死瞬间。之后又投身冲绳救援行动,为战争中的伤员和幸存者带去希望。

1965年,它被转给南越海军,身份和使命随之发生转变。在南越海军服役的日子里,它继续在动荡的局势中履行职责。然而,1975年西贡沦陷,这艘命运多舛的军舰不得不逃往菲律宾,并在那里改名为“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开启了又一段新的服役生涯。在菲律宾海军,它继续坚守岗位,直至2021年退役。

本以为退役后,它的使命就此终结,却没想到在人生的谢幕战中,被安排成为美菲军演的靶舰。它或许不曾想到,自己最后的任务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告别大海。81年的风雨历程,它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政权的更迭,如今却在一场本应展示军事力量的演习中,用“自沉”表达了自己的“抗议”,也难怪网友戏称:“这是用沉没抗议被当炮灰,老舰也有尊严!”

(一)史上最尴尬“击沉演习”

此次美菲“肩并肩”军演,美菲日澳四国本有着宏大的计划。它们准备动用F-16战机、“海马斯”火箭炮等先进武器,对“米格尔・马尔瓦尔”号进行一场全方位的“联合绞杀”。甚至还妄图在巴士海峡模拟封锁战术,以此向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秀肌肉”,展示其所谓的军事威慑力。

但现实却无情地打了它们的脸。靶舰沉得比导弹还快,精心策划的实弹射击环节还未开始就已结束。尽管美军强装镇定宣布“实弹环节按计划进行”,但现场画面却无情地将这场闹剧公之于众。没有了靶舰的演习现场,显得格外滑稽和荒谬,参演舰艇在空荡荡的海面不知所措,活脱脱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喜剧”。

事实上,这届军演的“乌龙”早有预兆。回顾2023年的美菲军演,在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眼皮底下,美军的“海马斯”火箭炮竟然6发火箭弹全部脱靶。如此低级的失误,不仅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也让国际社会对美军的作战能力产生了质疑。

到了2024年,菲律宾军队在军演中的表现同样“亮眼”。在试射韩国反舰导弹时,虽然导弹命中了靶船,但靶船却没有如预期般沉没。无奈之下,菲军只能派出小艇进行补炸,这一系列操作再次沦为国际笑柄。网友们不禁调侃:“美军负责表演脱靶,菲军负责提供沉船,美菲军演主打一个‘默契配合’。”

“米格尔・马尔瓦尔”号的自沉,只是菲律宾海军现状的一个缩影。深入了解菲律宾海军就会发现,其现役舰艇中,62%是二手美制、日制老舰,平均舰龄超过45年。在菲律宾海军的舰艇序列中,“米格尔・马尔瓦尔”号还算相对“年轻”,更有像1943年建造的“胡马邦”号护卫舰这样的“老古董”。

“胡马邦”号护卫舰的历史同样悠久,它曾在2022年的一次台风中,直接坐沉港口。如此老旧的舰艇,在现代海战中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有军事专家形象地比喻:“菲律宾海军像‘海上古董店’,用二战老舰搞现代海战,相当于开着老爷车参加F1比赛。”这样的海军力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局势时,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美国所谓的“军事支持”,表面上是对菲律宾的帮助,实则是在“清库存”。2014年,美国将“汉密尔顿”号巡逻舰赠送给菲律宾,看似是一份“厚礼”,但实际上该舰是1967年就已服役的老船。2023年,美国又移交了2艘登陆艇给菲律宾,而这两艘登陆艇的船龄均超过50年。



这些所谓的“军援舰”,在交付菲律宾后,故障频发。2024年,就有3艘在演习中突发动力故障,严重影响了演习的正常进行。网友们纷纷吐槽:“美国把养老院的船送给菲律宾,还指望它们能打仗?”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提升菲律宾的海军实力,反而让菲律宾在维护这些老旧舰艇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地区局势添堵:秀肌肉变成露破绽

此次美菲军演选址敏感的巴士海峡,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通过军事演习向中国“秀肌肉”,展示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甚至妄图对中国形成威慑。然而,老舰的自沉以及此前一系列的“乌龙”事件,反而暴露了美菲联军在协同作战方面的巨大漏洞。

日本《读卖新闻》也不得不坦言:“连靶舰都控制不住,如何应对复杂海况下的实战?”中国外交部更是严正指出:“搞这种军事作秀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历史证明,靠二手装备撑起来的‘威慑’,终将像老舰一样沉没。”美菲的这种军事冒险行为,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地区局势更加紧张和不稳定。

为了配合此次军演,菲律宾可谓是下了“血本”。耗费200万美元对老舰进行改造,将其作为靶舰使用,本以为能借助美军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一番,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尴尬的是,“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沉没的海域靠近南海争议区,菲律宾本想借此机会向周边国家展示自己的强硬态度,却没想到让国际社会看清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有东盟学者提醒:“追随域外势力搞对抗,最后只会成为别人的炮灰,老舰的沉没就是警示。”菲律宾在这场军演中,不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反而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笑柄,同时也让自己在地区局势中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这场荒诞的军演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和犀利吐槽。有人调侃道:“靶舰:与其被你们打沉,不如我自己体面点走”,形象地描绘出了老舰“自沉”的无奈与“骨气”。还有网友打趣:“美菲这是在演《论一艘老舰的自我修养》吗?”将这场闹剧比作一部荒诞的戏剧。

更有网友直言:“建议下次直接用PPT当靶舰,至少不会沉”,讽刺美菲军演的不切实际和漏洞百出。“菲律宾:我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结果它漏气了”,这句评论则生动地展现了菲律宾在军演中的尴尬处境。这些网友的锐评,从侧面反映出了美菲军演在国际社会眼中的滑稽形象。



这场以老舰自沉告终的美菲“肩并肩”军演,留给美菲的不仅是海面上的油污,更是国际社会的质疑。当军事演习变成了装备展览会,当“联合威慑”沦为乌龙合集,所谓的“军事合作”究竟还剩多少可信度?或许正如那艘沉没的老舰,靠拼凑二手装备堆砌的“强大”,终将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美菲若不认清现实,继续在军事冒险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等待它们的,恐怕只会是更多的尴尬与失败,以及地区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