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还没发话,网友已经炸了。
五一期间,一个叫“胖都来”的商场突然开业,一口气请来几十个明星发祝贺视频,连导演高希希、演员丁勇岱、叶璇、赵亮都站了台。看上去像个大动作,结果一查:和胖东来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商场叫这名、装修也山寨、视频满是擦边,活脱脱一个“高仿”出街。一句话评价:蹭热度蹭得太明目张胆,连遮羞布都没拉。
真正的翻车也就从这天开始了。
胖东来那边没沉默,直接给当地市场监管局递了投诉书,接着一纸律师函送到“胖都来”公司。官方措辞很克制,但意思很明确:这是侵权,是误导,是碰瓷,得管。
“胖都来”也不含糊,急忙发声明说,名字没问题,“胖”象征富足,“都”是董事长姓氏,没抄袭。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可惜没人信。网友一句话就把它怼回去了:“你这是富足都姓李?”
更惨的是,这波高调开业的明星全给拖下了水。
赵亮直播间被网友冲爆,“卖鸡的也来卖信任了?”、“演三德子的时候那么本分,现在来卖站台了?”弹幕直接满屏飞。他急了,发声明说自己没拿钱,是帮朋友拍的。但网友不买账:“商场开业都能叫帮朋友,这‘朋友’得多值钱?”
叶璇和丁勇岱干脆关了评论区,高希希没有回应,视频平台上的开业祝贺也被商场自己删了个干净。
商场门口那些“明星祝福”红幅条幅,也在5月4日前后悄悄全撤了。整个“胖都来”官方宣传页面,只剩下营业时间和几张场地图,曾经引以为傲的“娱乐光环”不见踪影。
而商场的热度也跟着一起凉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和《21世纪经济报道》交叉报道,5月初的商场现场已门可罗雀,进门的多是看热闹的,真正买东西的人几乎没有。甚至还有商户透露:“前两天还以为要爆单,现在一天不到十单生意。”
反观胖东来,五一期间的玉石柜台被挤爆,开门不到半天,和田玉就卖空了。别看人家卖的是石头,卖出去的是信任。
更讽刺的是,网上还真冒出来一个叫“蜜雨冰城筹备群”的网友自建群聊,就等着看胖都来下一步要不要蹭蜜雪冰城。有人调侃:“下回是不是出个‘孩弟唠火锅’,再请俩明星站台?”
这事说到这,已经不是商业行为了,而是一次“公众情绪的反噬”。
大家不是讨厌模仿,而是讨厌你模仿得那么没诚意,还请了一堆明星来兜底,试图用名气去压住分辨力。问题是,现在这年头,消费者最不缺的就是眼睛。
央视、证券时报都请出法律专家明确解读:若公众误以为“胖都来”与“胖东来”有关联,且其行为造成实际混淆,就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甚至涉嫌侵犯商号权。哪怕注册合法,也不代表你可以胡来。
更别说那群明星了。在网友看来,你出现在这种活动里,不是带热度,是掉信任。你知不知道这场活动有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收好处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代言的是谁?
说到底,这年头的公众,不再吃那套“模仿+明星+热搜”的老路子了。
品牌靠服务立住脚,不靠宣传堆出来。胖东来能成,不是因为广告打得响,而是20年能坚持“自己不满意的东西不卖给顾客”。而“胖都来”,显然不是来做服务的,是来抢热度的。
这事儿给大家提了个醒:
不是谁都能模仿出“胖东来”的。不是名字像、视频热、明星多,就能把顾客拢住。真正的好感,是几十年打出来的服务细节,是一次次不炒作却能口口相传的信任。这年头,最值钱的是“别装”。你可以不是胖东来,但至少别让人一眼看穿你是“蹭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