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度时报》4月27日报道,印度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打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乌里大坝的闸门。汹涌的水流瞬间冲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致使杰卢姆河水位急剧上升,多地面临洪水威胁,众多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印度这一举措,在印巴关系本就紧张的当下,无疑是火上浇油,让局势愈发严峻。
一切的导火索,源于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起枪击事件。当天,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发动袭击,致使4名印度平民丧生。印度方面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尽管并未拿出确凿证据,却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制裁措施。印度加强了边境管控,驱逐了巴基斯坦的外交官,甚至单方面叫停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印度河水条约》。
莫迪(资料图)
《印度河水条约》于1960年签署,由世界银行作为见证方。该条约对印度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资源分配做出详细规定。在条约框架下,印度获得了印度河三条支流——拉维河、比阿斯河和萨特莱杰河的优先使用权;巴基斯坦则对印度河干流以及另外两条支流——杰赫勒姆河和陈河拥有主要使用权。多年来,这份条约对维持印巴两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平衡与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印度单方面暂停该条约,无疑打破了长久以来的默契与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巴基斯坦在水电供应以及农业灌溉等诸多方面,严重依赖源自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河流系统下游的水源。农业在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着高达四分之一的比重。印度此番暂停条约、开闸放水的举动,犹如扼住了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咽喉。巴基斯坦多地水位在短时间内急剧蹿升,部分地区甚至已出现中度洪水灾害。巴控克什米尔政府愤怒发声,指责印度在泄洪前未履行通知义务,这一行为公然违反《印度河水条约》,是蓄意针对供水系统实施的“恐怖主义行径”。
印度(资料图)
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巴基斯坦也展现出绝不退缩的强硬姿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郑重强调,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巴方绝无妥协的可能。一旦水资源遭受侵害,巴方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军事行动予以全力反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支持与帮助。在美国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对外公开表示,巴方已正式提出申请,期望将中巴现有的本币互换额度从现有的规模提升至100亿人民币。
在这一微妙而关键的时刻,一通电话从巴基斯坦打到了北京。当地时间4月26日,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于美国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透露,巴基斯坦已向中国提出请求,期望将现有的本币互换额度增添100亿元人民币。若该请求得以实现,中巴本币互换额度将从目前的300亿元人民币提升至400亿元人民币。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资料图)
本币互换额度,是两国或地区央行在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里所约定的、可动用对方货币的最大金额,主要用于支撑贸易结算以及满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需求。简单来讲,就如同巴基斯坦与中国当前拥有300亿的本币互换额度,倘若提升至400亿,巴基斯坦央行便能够依据汇率,用本国货币再兑换100亿人民币,待到期后,按照原汇率换回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这一机制在稳定双边贸易、规避汇率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巴之间的这场冲突,已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纷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解决分歧。毕竟,印巴两国均拥有庞大的人口和一定的军事力量,一旦冲突全面升级,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还可能对整个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水资源本应是滋养生命、促进发展的宝贵资源,而非被用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国际社会期待印巴双方能够回归理性,重新坐下来,依据国际法和相关协议,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妥善处理水资源争端以及其他存在的矛盾,共同为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