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窥膜、护眼灯、网红眼药水……这些热门产品你们用过吗?如今超负荷用眼场景增加,日常生活错误的用眼习惯、虚假的护眼产品,都可能会对视力造成长远的伤害,来看眼科专家手把手教你避雷。
01
使用防窥膜是不是智商税?
防窥膜作为一款备受青睐的隐私防护配件,通过收窄屏幕可视角度实现信息保护,仅允许正对屏幕的用户清晰查看内容。当前主流防窥膜普遍采用微结构百叶窗光学原理,当手机贴附此类膜材后,使用者可在垂直90°视角范围内正常阅读屏幕信息,而当左右偏转角度小于预设阈值(如25°或45°)时,侧方观察者将无法辨识画面细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膜片往往会降低屏幕亮度,从而加重眼睛负担。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甚至是视力下降。对于需要持续进行数字化办公或在线学习的群体,建议审慎评估使用必要性。
02
网红眼药水可以长期使用吗?
近年来,部分网红滴眼液以「快速舒缓视疲劳」「瞬效消退结膜充血」为卖点,在伏案工作者及学生群体中形成消费热潮。
然而,这类产品的配方体系普遍存在三重隐患:
其一,核心成分含α受体激动剂(如四氢唑啉、萘甲唑啉等血管活性物质)及薄荷脑类神经刺激剂,通过收缩球结膜微血管实现「快速去红」的即时视觉效果;
其二,多剂量包装产品普遍添加苯扎氯铵、聚季铵盐等防腐体系,虽能抑制微生物污染,但长期接触会破坏泪膜脂质层结构;
其三,其清凉感多源于樟脑、冰片等挥发性刺激物,通过三叉神经末梢兴奋产生「瞬时提神」的假性舒适感。
03
护眼灯、大路灯真的能护眼吗?
近年来,随着家长群体对儿童视觉健康重视度的提升,“护眼照明”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但临床眼科专家指出,高价≠高效能,部分高端产品存在照度超标的隐患。科学照明方案建议采用基础环境光+局部重点光的复合模式:通常室内照明可以保持一个普遍照明的顶光,同时,在书桌左侧放一盏台灯进行局部照明,光照程度以自然舒适为宜,不可刺眼。
选购灯具时需重点关注三项硬性指标:1)符合GB/T 9473-2022《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国家标准;2)无可见频闪(波动深度≤3.2%);3)色温区间适配昼夜节律(日间≤5000K,夜间≤4000K)。
04
如何护眼,医生给出建议
如今,近视的发生率非常高,家长一定要重视,但不必过度焦虑。医生建议,一方面,要减少近距离用眼。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超过20分钟可以到阳台或户外远眺五分钟以上;另一方面,应增加户外活动,多接触自然光线,每天接触时长保持两小时以上。
资料|新华网
编辑|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