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英国诗人乔叟。
上海松江县(1998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是个历史文化之区。这里远离尘嚣弥漫的闹市区,一向清幽宜人。西北境内的佘山,是上海的主要风景区,“远东1第一大教堂”座落山巅,始建宋代的醉白池公园内,风光旖旎,老树轩宇,池上草堂及鸳鸯亭吸引着大批游客。入夏,繁花似锦,田野如画,奇花异葩点缀于晴翠之中,鸟鸣蝉噪,更衬托出郊野亦喧亦秀的特色。
1981年5月27日上午,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松江县支行泗泾营业所门口突然停着一辆辆蓝白相间的警车、吉普车、摩托车,打破了往日的静谧。刹时,空气紧张得像被凝固了似的,嘈杂的人声,杂沓的脚步,好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驻足围观。
“银行出了什么事?”
“大概有人被杀了。”
“不是人被杀,是银行被抢了。”
“不是被抢,是被盗了。”
“听讲是金库被盗。”
“金库被盗?银行奈能没人值班?”
“鬼晓得。弄不好是里面人偷的。”
“命不要了,介大胆子。”
“现在人胆子比过去大多了,我看一个人不敢,肯定是里面人跟外头人联档偷。”
“捉牢又是枪毙鬼。”
聚集在银行门口的群众七嘴八舌地高声议论着、猜测着、联想着……
很快地,银行被盗这条爆炸性新闻在泗泾镇上传开了。
营业所的领导和职工们都懵了,因为这是营业所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和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事。
两位值班人员不得不向领导承认,26号晚上值班时,他们高枕无忧,竟忘了打开自动报警器开关。
值班人员思想太麻痹了,他们把责任感抛诸脑后,多么沉痛的教训!
端木宏峪和他的刑警们闻讯出动,分秒必争地投入了现场勘查。
端木宏峪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此刻,面对现场喧闹的氛围,激动的人群,他和刑警们的头脑冷静得像一潭静水。他们凝神屏息,一双双锐利的眼睛,在现场一寸寸地搜索着。
有人说,刑警们破案像唱一台大戏,有主角、配角、有台前、台后的,需要彼此间互相默契配合,相辅相成,这话一点不假。
经过清点,金库被盗现金7万2千5百余元。
这是解放以来上海郊县银行发生的罕见特大盗窃案。
被盗现金数目如此巨大,使勘查现场的刑侦人员愈加全神贯注。大家心里明白,勘查现场是侦破工作的第一步,如有半点疏忽,破案的契机就可能从眼皮下溜过。
5月26日午夜过后,大雨滂沱,一直下到次日清晨。很快地,痕迹专家们从现场留有的水迹鞋印痕迹,判断出罪犯的作案时间在午夜到天亮之间。
细心的痕迹专家们又根据门框上发现的残缺不全的片断脚印和被撬的门锁分析,罪犯潜入金库的路线是这样的:罪犯从银行后门的围墙上越墙入院,卸下办公室后门气窗玻璃,爬进室内,用旋凿等工具撬开金库头道门司必灵锁,又破坏二道门挂锁锁芯,然后潜入金库。
现场勘查中,由于罪犯是带手套作案,没有提取到半枚指纹,唯一留在现场的痕迹是局部和片断的带有水迹的模压底皮鞋鞋印。这双鞋印有“左四右三”的特征,也就是说,留在现场的局部和片断脚印,左脚后跟有四个小孔,右脚后跟有三个小孔,这些脚后跟的小孔散留在现场。把局部和片断鞋印并串,罪犯作案时穿的皮鞋尺码是26.5公分。
现场勘查没有获取到明显的罪证和有价值的痕迹。这就意味着刑警们将打一场硬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发案现场都能提取到罪证和痕迹的;尤其是社会进入了80年代。
案情分析会一开始就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这起盗案,银行内部人员作案不可能,因为这起案子虽符合‘准而不乱,(目标金库很准,但办公室没有翻动)的内盗特点,但从罪犯作案过程看,罪犯对银行里面的情况既熟悉,又不太熟悉。如果是内部人员作案,明知有报警装置,怎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另一种意见认为,内外勾结作案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值班人员与外人勾结作案,为什么不把报警装置的线路弄断,以掩盖他们勾结作案的痕迹,否则不是太暴露了吗?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罪犯是外来作案的可能比较大。原因是:泗泾镇是交通枢纽地区,公路四通八达,80年代初,泗泾镇上外来人口猛增,成份庞杂,皮鞋摊,小吃摊应有尽有。离泗泾镇不远就是青东劳教农场,劳教人员有可能外逃作案。当然还不能排除流窜犯作案。
最后一种意见认为,罪犯应当是泗泾镇上人,发案的当晚是雨天,罪犯脚穿皮鞋,现场水迹脚印没有带一点点泥土,说明罪犯是从近处来的,没有经过大田泥路,罪犯在泗泾镇上应有落脚点。无
论怎样选择,对刑警们来说,侦破工作都是极其艰苦的。
各种观点都摆出来了,接着便是指挥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定出破案的主攻方向。刑警们都把目光投向坐镇在现场指挥的处长郭万兴和副处长端木宏峪。
“我看,这起案子的侦破工作首先应该立足本镇。”郭处长果断地说道。接着,又转过头去问端木宏峪,“你的意见呢?”
“我同意你的意见。罪犯胆敢盗窃国家金库巨款,说明胆大妄为,应是有前科劣迹的人。同时,在近期内他不敢大手大脚地化钱,因为容易暴露,罪犯必然会谨镇一点。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不要指望从严重经济反常去发现线索。但是,罪犯偷的目的是用,偷了这么多钱一个不化掉它是不会甘心的,因此,又必然在生活上,在化钱方面暴露出一点变化,这是犯罪心理决定的。在审查每个嫌疑对象时都要注意他在经济方面有无些微变化,比如抽烟,过去抽‘飞马’,现在可能会抽‘前门’甚至更高档一点的,过去吃一角的菜,现在可能吃一角五分,甚至更贵一点的等等。”端木宏峪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推想。
对端木宏峪中肯剀切的分析,大家纷纷点头赞同。
侦破方向确定了,刑警们心中都有了底。
接着,大家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罪犯的概貌作了如下进一步的刻画:
1、.罪犯一人,男性,年龄在20岁至45岁,身高1米70以上,胸背厚不超过10公分,有26公分半荷兰式模底猪皮皮鞋,擅长翻墙。
2、历史上有偷窃劣迹,也可能被公安机关处理过,从夜窃、撬窃开始,由小到大,发展到撬窃银行金库。
3、罪犯就是泗泾镇人,或在泗泾镇有落脚点,或有某种社会关系。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调查。侦察员们兵分几路,一场精细入微的无声战斗打响了。
并不是所有案件都能侦破。刑警是人不是神,限下这起案子一开始就搁浅了。
负责去银行调查的侦察员对银行职工逐一进行访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开大会公布案情,有开小会讨论,还有个别谈话的,发动群众破案,这是侦破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为了尽快抓获罪犯,揭开金库被窃之谜,银行职工积极配合公安人员,为破案提供了不少线索,侦查员们不辞辛劳,挑灯夜战,对每条线索逐一核对、查实。谁也不愿放过破案的最佳时机。结果,这项工作收获不大。根据作案时间和作案手法,银行职工一个也排不上号。
如果以银行为中心的话,那么整个泗泾镇就是一个圆圈。在镇上开辰调查,要在几万人中稳准地找出一个犯罪分子,不能伤害无辜,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侦察活动根据对全案的分析,首先要排出有过劣迹的对象,然后再根据26.5鞋码这一条件,逐一筛选。调查的对象从几百名逐步压缩到51名,数字的加减是很容易的,可要完成这项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拿确定这些人的脚码大小来说,又不能打草惊蛇,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经过干警齐心协力,化费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了大量排查工作,结果,对象一个个被否定了。
大量的调查工作耗去了广大干警无穷的心血,但人人都无怨无艾,大家一心期盼着“柳暗花明”时刻的到来。
根据现场获取的鞋印“左4右3”的特征,侦查员们又深入到生产单位了解情况。据了解,这种皮鞋的二只脚后跟应该是二只模具生产的。
经厂技术人员鉴定,脚后跟出现“左4右3”小孔是不配对的一双鞋子,但尺寸都属26型。
再深一步调查,发现鞋子不配对是在出厂装盒时偶尔造成的。由于这种差错,给同一认定带来了更大方便。
在刑事案件中,侦查员往往能抓住一些细小情节而一举破案的。
现在一个简单的公式摆在大家面前,只要发现“左4右3”的鞋子,罪犯也就暴露了。公式简单,然而要在几十万双鞋子里找到这双鞋子又谈何容易。排出的嫌疑人,办案人员自然没有放过他们的鞋子,可是最后都被否定了。
难道是外地人流窜作案?茫茫人海,这无异是大海捞针。但破案之前,谁敢断言没有这种可能呢?在确定立足本镇的同时,侦察员们又把外省市通缉的对象仔细翻查了一遍,他们希望能发现同类案件,以便并案侦察,扩大破案思路。对破案增加方便。但是,美好的愿望又落空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案子却毫无进展。对参战的干警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几十人在镇上吃住,条件艰苦不用说,耳旁还常有讥讽,嘲笑之声。即便是这样,大家心里都翻腾着一句话:不抓到罪犯,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