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拉开帷幕,28位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一堂,直接切中了全球经济的要害。

这场会议不再是那些外交辞令的泛泛之谈,而是一场直面问题的全方位讨论。



作者-甜 编辑-甜

会议的焦点是贸易保护主义,这个话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这次却变得格外刺耳,与会者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单刀直入地戳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说什么“全球贸易重负”,说什么“经济分裂”,其实核心意思很明确,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的毒药。

任谁碰了都得掂量掂量,声明的每一句话都透着绝不妥协的硬气,放在以往区域性经济议题的会议中,这种力度简直罕见,而就在这份声明发布的同时,几乎全场人的目光都隐隐指向了一个国家、一位政客,美国,以及它的总统特朗普。



这位善于“搞事情”的政治人物没少在全球舞台上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从“美国优先”到加关税,从单边主义到限制进口,这些操作在他执政期间不断上演,曾严重搅乱全球贸易的平衡,如果说有人在会议上没有提他的名字,那恐怕只是为了避免场面过于尴尬罢了。

这一届,会场上的气氛,比以往来的10+3会议要更直接、更明确,很多人放下了外交辞令的包袱,选择直面问题,可以说,这次的联合声明是东盟与中日韩多边经济合作中少有的“统一战线”,它不仅对区域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发出了警告,更针对全球范围内的单边行为进行了敲打。



表面上,它的重点针对全世界,但实质上内容的几乎每一句都暗戳戳地在点美国一个国家的名,毕竟,最近几年搞得天翻地覆的贸易战,带头的就是它,全球化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真的有出路吗?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美国的自私行为不是孤立的。

它的举动已经制造了连锁反应,部分国家也逐渐开始效仿,关税壁垒,各类非关税措施蜂拥而至,让原本顺畅的贸易网络变得充满杂音,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经济增长受限,资本流动下降,通胀压力加大,一些中小国家的外贸收入缩水,财政赤字飙升,而这一切。



远远不止是一场经济风暴,更隐含着巨大的地缘政治风险,东盟与中日韩显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次的声明,无疑是一张态度鲜明的深红警告牌,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应该是东盟与中日韩推动的主旋律,但美国大肆收缩全球化红利,打压合作,搞单边主义。

让多边合作变得举步维艰,大家不能坐视不理,闭着眼睛指望它自己改邪归正,会议的讨论接近尾声时,多个经济体的行长都直接表态,打贸易保护主义的算盘,短期可能获利,但长期看绝对是为自己挖洞埋雷,过去十年间,几次全球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单边主义就像一个慢性病。



开始没人察觉,但代价终究会被所有人买单,回看特朗普的任期,他那套打着“国家优先”的旗号,挑起贸易战的操作,虽然叫好声不断,但实际效果成疑,全球经济的“肌肉”被他撕裂了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美国产业链重构、通胀升温,更是两个擂到无解的炸点。

而把更多国家推向经济孤岛后,美国最终能获得什么?没有答案,讽刺的是,和美国经济大分裂的这些年,东盟与中日韩区域内部的合作反倒稳步提升,几个经济体间的贸易和投资都在加速增大,然而,正当人们对日韩关系逐渐恢复信心时。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间接影响区域合作的复杂性,例如,日本和韩国在一段时间里的贸易摩擦就与美国对两国加入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限制有关,这些问题,美国既不会补台,甚至还有可能在旁边煽风点火,图的就是让自己在高科技领域占据更大的份额,这难免让人心情复杂。

美式贸易保护主义早已变成一股深水暗流,正在悄悄侵蚀区域经济合作的根基,这次会议一再强调,“一致行动”比“分散努力”更重要,东盟、中日韩经济体虽然不同,但对贸易和投资的依赖程度却极高,稍有波动,影响的不仅是国内经济,还有全球供应链的运转。



因此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最终害人害己,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本来就坑洼密布,谁再去挖坑,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份联合声明之所以令人振奋,是因为它首次让区域内的参与者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释放出明确的信号。

区域合作已经不仅是应对外部风险的需要,更是一种可以反击对手、不容他人破坏的共同诉求,然后再问问特朗普,他这个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还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操作?全球化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贸易保护主义就能拯救它吗?东盟与中日韩会议用联合声明告诉世界,不会。



孤立和分裂不会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全球化的瑕疵不能因为少数人的短视变成经济内部的顽疾,如果未来美国再想用同样套路给世界添乱,恐怕它引来的不仅是联合声明,更可能是声势浩大的反击行动,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苗头,会议上的这种罕见的正面刚,释放出了一种信号。

全球范围内多边合作的意志在增强,东盟与中日韩这种跨国协作的模式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如果这种声音能被更多国家听到,贸易保护主义的绝路或许可以迎来一次逆转,特朗普和种种打着“国家优先”旗号的政客们该清醒了,贸易保护主义一旦成瘾。



就再无出路,而全球化尽管面临挑战,但绝对不是这些人为制造障碍的借口。

参考信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