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用于皮瓣移植术后监测的新型可穿戴贴片。受访者供图

科技日报讯 (记者夏凡 通讯员周婉军)4月30日,记者从宁波诺丁汉大学了解到,该校博士生罗洁在机械、材料与制造工程系教授李灏楠和生命健康助理教授刘子欣的带领下,研发出一款新型智能监测贴片。这款薄如蝉翼的贴片能在术后关键期内实时感知移植皮瓣的肿胀程度、温度、湿度和血氧饱和度这4个临床上极为关键的指标变化,并将数据直传手机,让医生一目了然,为术后精准护理提供助力。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ACS应用材料与界面》上。

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皮瓣移植手术是挽救患者皮肤功能的关键措施。术后及时掌握移植皮瓣的“健康状态”,关系着皮肤创伤修复的效果。在宁波本地医院走访时,研究团队发现术后48小时是皮瓣存活的关键期,但现有监测手段效率低、风险高。医生通常要频繁揭开纱布检查皮瓣血氧、肿胀等情况,不仅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还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移植皮肤的‘近端’,即靠近血管缝合处,通常具有较好的血液流通性,但随着距离的增加,血管路径有时会被中断,导致‘近端’与‘远端’的恢复不同步。然而等患者佩戴的血氧监测仪报警时,移植皮肤的血管危象已经不可逆。”论文第一作者罗洁介绍,他们研发的这款智能监测贴片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研究团队在贴片上安装了多个微型传感器形成“井字格”监测网,可以实现移植皮肤全域监测,能及时精准锁定异常区域,并根据医学阈值判断异常等级。“用精准的数据说话,可以让医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罗洁说,“这类柔性贴片可以温和且安全地从皮肤上移除,即使是在皮肤较为脆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移植皮肤造成伤害。”

据了解,该团队正致力于进一步优化设备性能,目标是将传感器厚度降至百微米级,并探索采用石墨烯掺杂纳米材料以提升设备导电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