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成长空间,助力孩子快乐、自信、受欢迎,近日,区委政法委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内容之一——“走进心灵港湾”,携手天山路街道心理服务工作站来到天山第一小学,教会家长拥抱和理解孩子,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外界压力,家长难免逐渐迷失方向,失去了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心理咨询师梅兰表示,在接待家长咨询时感到,在焦虑情绪的“催促”下,孩子成了一些父母宣泄内心压力的出口。其实,家长不需要扬手掌、吼叫,也不需要过度的哄骗、溺爱,可以顺势而为,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很关键”往往容易引起家长的焦虑,如小学一年级“很关键”、小升初“很关键”……“很关键”伴随着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的竞争越激烈,若孩子却并未按照家长的期待成长,这就会让家长更容易处在焦虑之中。
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改变的不是孩子,往往是家长自身。很多时候,让孩子成长得快乐、自信,并不完全取决于资金的投入,而取决于健康、融洽的家庭氛围,关键在于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和自主选择权,帮助孩子获得内在力量,以便他们更好地独立面对人生中一个个“很关键”的阶段。
活动现场,梅兰详细地分析故事、讲解实践方法,直击当代父母焦虑的核心根源,帮助家长放下育儿焦虑,收获教养智慧。她表示,家长要注重培养与孩子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既要“看见”孩子的成长,也要强化自我的提升,走出传统的“让孩子成才”的教养误区,实现教养思维的全面升级。
“混乱和无序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要学会巧妙地平衡引导和放手,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迎接社交中的挑战。”梅兰说道,首先,要让孩子有渠道表达自身感受,建立起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其次,家长要学会感同身受地换位思考,亲子在更高的高度实现共情。
“适度给孩子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尤为重要,激发孩子自身潜力,摒弃用‘斧头’雕琢,改为用爱灌溉,让孩子变得和善和坚定。”现场,一些家长深有感触地分享心得、交流体会。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