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荣伯华

无锡方言中把姑姑叫作“伯伯”,仁娣伯伯是 与我父母同辈的大窑路上 一位公众人物,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仁娣伯伯”,她虽离我们已远去三十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和为大窑路居民热心服务的那颗仁爱之心,使我们这些熟悉她的后辈常常怀念她!


仁娣伯伯是出生在大窑路殷家,嫁在大窑路王家的一个地地道道的“窑上人”,她身上有着“窑上人”勤劳、质朴、热心公益事业”的共性品质,她秉承“积德行善做好事”的人生理念与人相处,从而也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爱戴,放学的孩子们看见她,都会齐声高呼“仁娣伯伯,仁娣伯伯”,往往弄得她连声“乖囡,乖囡”的应接.不暇,在孩子们的簇拥下笑咪咪地走回大窑路马场上的家里,这也许是她“积德行善做好事”的唯一“报酬”!

仁娣伯伯原是丝厂的一个普通女工,由于有严重的胃病,较早地病退在家了,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她性格坚毅,身体不好并不影响她为居民做好事。在那奥美拉唑还未问世,治疗胃溃疡尚缺乏有效手段的年代,由于胃部反复溃疡、愈合,胃上的瘢痕已把胃折腾成“葫芦胃”了,容易发生呕吐,我曾多次见她依在墙角呕吐食物和黄水,呕吐完了,她抹抹嘴角像没事人一样又去做她的好事了。

仁娣伯伯文化水平不高,但她能说会道,不但是一个好人,而且是一个能人,一些人们认为非常难办的事情,凭她本事,她总会百折不挠地办下来。她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居委会的书记、主任,充其量,顶多是一个居委会的委员吧,但居民们信任她,碰到难事总会想到找她,喜欢请她帮忙,她也从不推却,会锲而不舍地帮居民解决困难。


我家住伯渎桥沿河,伯渎港河道于1959年至1960年将原来8米左右宽的河浜拓宽至25米,工程结束时三年自然灾害来临了,国家财政拮据,拓宽的河道以土驳岸草草收场,由于河道经常有轮船行驶,轮船掀起的波浪日复一日冲击着土驳岸,眼见着土驳岸在河水不断的冲刷下崩塌,预留的3米宽路面也越来越窄了,而对此,没有谁来重视这件事,我们住在河边的居民都提心吊胆,坐卧不安。这时,仁娣伯伯挺身而出了,她代表居委会和居民一次次跑区政府,找有关部门,找区政府领。

由于当时面临两大困难,这事情从一开始就是摆在区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一是没有经费,财政支出要有预算通过审批才能按计划用钱,不是说做就可做的;二是砌驳岸要“黄石工”,市政工程队一些老的“黄石工”退休了,后继无人。当仁娣伯伯将这些不利消息告诉我们后,我们沿河居民的心凉了半截。仁娣伯伯安慰我们,要相信政府,早晚会把这关乎民生的事提上议事日程的,她会继续来盯这件事,不会甩手不管的。

后来,为这事仁娣伯伯拖着病体一次次地继续跑区政府,不知跑了多少回,也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帝”,区政府终于立项施工了,开工的前几天,仁娣伯伯兴冲冲地到沿河居民家关照,请到这些黄石工不容易,要求家家烧好茶水招待黄石工。事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伯渎港大窑路一侧整齐漂亮的石驳岸,这些石驳岸是来之不易的,仁娣伯伯功不可没!

石驳岸建好了,但河边没树遮阳,沿河居民深受其苦,夏天毒辣辣的太阳从中午一直要晒到太阳落山。对此,仁娣伯伯早有打算了,她不辞辛劳地跑南长区苗圃,经她巧言沟通后,领我去拿回了6棵一人高手臀粗的泡桐树苗。南长区苗圃离我家有近一小时路程,为这几棵树苗,身体不好的仁娣伯伯至少跑了2趟,其做好事的精神不得不令人动容!

6棵泡桐树裁在河边后,泡桐树生长很快,其中有3棵长成了参天大树,每当我们看着泡桐树华盖一样的树冠,春天开满紫色的花朶,享受着大树下的荫凉时,打从心底里感激仁娣伯伯!其中3棵泡桐树自1969年栽下,直到50多年后的2024年,由于泡桐树中间空芯脆性的特性,先后被大风刮倒了,伯渎港边的一景成为了历史,仁娣伯伯也早已远去成了历史人物,但她恩泽大窑路居民的一点一滴,令我们后辈永远缅怀!


说仁娣伯伯是个能人,不光从她的点滴好人好事说事,从她呕心沥血在大窑路地区创办起了两家“生产自救”工厂,更可见她是妇女中的豪杰。大窑路地区有些经济困难户,其原因是家中只有一人工作,另一人是家庭妇女,年龄偏大,没技术、没文化,有的甚至是残疾智障人士,这些人要进入一般工厂工作是不现实的,唯有开展生产自救。生产自救,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要白手起家,万事开头难,选什么产品?费人寻思,产品要有销路,技术又不能太复杂……这样的任务摆在一个大男人身上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仁娣伯伯大显身手了,她根据南门地区机械厂多,铸工车间多,搪炉子需要矿泥的特点,开设了一家矿泥⺁;根据无锡纺织厂多,下脚废纱头多的特点开设了一家并线厂。从采购设备,采购原材料,拓展销路一系列办厂事项,仁娣伯伯都是主心骨,大窑路上的人都知道,没有仁娣伯伯,这两家“生产自救”工厂是办不起来的。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仁娣伯伯就是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

作者简介

荣伯华,1942年出生于无锡市荣巷,1943年定居无锡市大窑路伯渎港畔。一汽无锡柴油机厂政工干部退休,担任政工干部前曾从事长度计量技术工作多年,业余爱好学习中医学和文史随笔写作。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