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10个人知道假期去趟贵州会丢掉性命,他们宁可坐在家里睡大觉。
现在他们是死亡数字的一员,构成了旅游事故的悲惨画面,再次敲响警钟,提醒人们安全管理是何等的重要。
5月4日,贵州毕节发生游船倾覆事故,4艘游船倾覆,84人落水,10人死亡。事发地是毕节黔西新仁乡乌江百里画廊景区六广河水域,据说现场遭遇突发大风。
官媒称:“XXX领导赶赴现场,XXXXXX主要负责同志已在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XXX、XXX全力做好现场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多么熟悉的味道。
出了这么大的安全事故,领导能重视确实比不重视好一点点,但是这是公众关心的事情吗?
我想,正常人类关心的是,谁死了,谁还活着,他们是怎样活下来的?这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吗?有哪些人没做到“守土有责”、“掉了链子”?
当然,可能马上有人就要说,那“高度重视”的新闻本来也不是给你看的。
从常识看,这么点风雨,死10个人,正常的生活不该如此。
责怪天气没有意义,哪怕说贵州天气如何多变,这里的人们还能不清楚吗?这里的景区和船长还会不了解吗?
同样遭遇突发情况,有个女船长的反应就专业得多,据中青报的报道,女船长将游客们平安送回岸边后,又开船返回救援。游客和船长交谈得知,她有三十多年船龄,经验丰富,“她一直在安慰我们不要慌、不要关窗户,这点很重要”。
比起船长是否具备超能力,更重要的是,运营中心能给船长提供哪些必备的安全信息,比如当天的风力、浪高和雨雪雷雹信息,严格讲,这些属于天气预报和决策系统。
基于可参考的天气预报,运营中心才能决定今天是否开航,如果决定开航,船长就会知道,该如何小心驾驶。
现在,请去查阅那些记录,在运营中心层面,天气预报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橙色预警?假如有橙色预警,除了通报给景区运营中心,还应当无差别地向属地所有人通报,关于这一点,现在的短信系统早就能做到。
假如天气预报是准确的,那么不停止运营的决策是哪些人作出的?类似的情况在其他景区也存在,看到很多游客在山中小路瑟瑟发抖的视频,我认为景区管理者和游客本人都该反思了。
假如天气预报是不准确的,那么请务必优化天气预报系统,检视自己的预报技术。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如果遇到判断不清的情况,理当预留冗余空间,就好比说,如果预测模型计算出来风力有可能是10级,那么你预报可能会有“8-15级阵风”都是合理的,这叫留出冗余空间。
事发现场的阵风达到了14级。
贵州气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5月4日,贵州17个县域出现冰雹。——这算是大范围冰雹了吧?
对于任何一种户外旅游活动来讲,天气预报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不要幼稚地妄图胜天半子。
陶舜财经——你的醒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