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考生的大学之路:扩招背景下的困境与规划

你家孩子花了十几万补课费,好不容易考上本科,接着又得花十几万供他读四年,可最后却找不到工作,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昨天有个家长跟我连麦,情绪很激动。他家孩子考了427分,却非要我给他报进公办本科,就是不想报民办,嫌民办学费贵。但说实话,别说427分了,就算447分、457分,大概率也只能上民办本科。这位家长不甘心,反复三四次强烈要求我必须给他报进公办本科,可这真的很难办。我跟他说,要么选冷门专业,要么就去上专科,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除非孩子能考到480分以上。结果家长就跟我生气了。

为什么说考480分也不一定能报进好大学,孩子考400分左右,上了大学毕业还是找不到工作呢?原因就是大学扩招。1998年专家提出大学扩招时,遭到很多人反对,不少教授言辞激烈,认为扩招危害很大。在大学扩招前,高考难度堪比科举考试。

那时全国每年只有80万大学毕业生,一张大学文凭很有含金量。不管家庭贫穷与否、有无背景,只要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意味着未来可能飞黄腾达。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来自贫苦家庭,他们渴望成功,哥哥姐姐考不上,弟弟妹妹接着考,甚至父母考不上,也寄希望于下一代。而富裕家庭,孩子考不上大学,就无法与大学生竞争。那时高考是普通人实现阶级跃迁的唯一途径。

然而,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到2003年,毕业生达到187万;2008年首次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2014年超过700万;2018年超过800万;2019年超过900万;2020年超过1000万;2023年超过1100万;2024年逼近1200万。照这样下去,再过十年,可能人人都是大学生了。

因为大学扩招,一些不学无术但后台强硬的人也能混到文凭,轻松进入好单位。你以为大学扩招是让更多寒门学子鲤鱼跳龙门?实际情况是,扩招让那些有背景、有资源家庭的孩子,即便只有300多分,也能轻松拿到学历。而且大学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增长过快,导致师资力量和学校资源严重跟不上。

大学生数量短短时间能增加几十倍,但大学教授和科研资源却没那么多。无奈之下,大学开设了一些教学成本低、速成的冷门专业,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学了感觉跟没学一样。甚至教这些专业课的老师,自己会不会市场营销都让人怀疑。

那对于考了400分左右的孩子,到底该怎么规划呢?大学还上不上?如果不上,高中三年的时间和金钱就都白费了。而且没有文凭,连找工作的机会都没有,连让别人给3分钟自我介绍的机会都拿不到,所以大学肯定还是要上的,为的就是那张文凭。

不过,400分考上的大学,就别指望学校能教你多少有用的东西了。上大学后,得利用这四年时间拼命自学。比如学会计、计算机专业,就疯狂考证,报网上的网课,网课很便宜,有99元、199元的。另外,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打工、实习,积攒能胜任工作的经验。因为等找工作时,那张文凭只能给你一个3分钟自我介绍的机会,而这3分钟里要展示的简历,得靠你大学四年自己去丰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