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吉林大学。很多人一说起吉林大学,可能会有些误解,比如有人拿它和四川大学对比,觉得这两所985高校表现一般。但实际上,能考上吉林大学的孩子在全国考生中占比并不高,它绝对是一所好学校。
吉林大学的综合优势
• 学科结构: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理工农医文管经法等13大学科门类中,有8个门类实力强劲,其学校性质与北大、复旦、浙大类似。作为教育部直属学校,虽地处长春,但录取分数跨度在605 - 645分,在很多省份,这个分数上好一点的211都困难。而吉林大学专业设置合理,学校层次高,规模大,全国影响力也不错,在985高校中也是相当优秀的。
• 保研情况:吉林大学保研比例不到30%,但由于学校规模大,保研人数将近1万人,能保研的有3000人左右,在全国985院校中,保研人数名列前茅。
• 合并院校:吉林大学由老吉林大学及其他五所王牌院校合并而成。老吉林大学即便单独存在,放到现在也不差。合并的吉林工业大学在机械领域地位显著;长春科技大学在地质领域有突出贡献;白求恩医科大学实力强劲;长春邮电是六所核心邮电院校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在兽医领域国内顶级。
优势学科举例
• 化学:吉林大学化学专业在2010年左右位居全国第四,如今仍稳居前五。拥有国家级专业、省级重点实验室,由国内顶尖老师组建,是国家化学学科的奠基人所在。化学院有5个院士,还培养出12个院士,除北大、清华、中科大外,在化学领域优势明显。
• 机械:吉林大学是机械领域“五虎四小龙”中的“四小龙”之一,其机械专业合并自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是为满足建国后东三省工业发展及一汽人才需求而建,汇聚了国内顶尖大学的工学院相关专业。吉林大学研发出中国第一台东方红高机动性越野车,还有40吨、60吨自动装卸车等。如今在汽车车身、底盘、自动化设计、车联网、无人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全国顶尖,深受各大车企青睐。
• 材料:吉林大学材料专业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功能性材料、纳米性材料等方面表现出色。其材料研发团队取得重大突破,研发出超硬超耐磨、超耐高温的金刚石,应用于石油勘探、矿山开发、盾构机等关键部位,推动国家工业技术进步。
• 法学:吉林大学法学在全国曾位列“5院4系一所”,在东三省独树一帜。东北行政学院时期法学就不弱,有法学大家张文显坐镇,法学院曾是全国前三,现在也稳居全国前五。
学校发展历程
• 老吉林大学:抗战结束后在哈尔滨组建,原名东北行政学院,为东三省解放培养干部,后历经多次更名与变迁。院系调整时,清华、北大、燕大等相关科系调入,下放吉林省后,第一任校长匡亚明是党内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巨匠,也是中国古典文化巨匠,曾带领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进入国内一流方阵。之后唐敖庆校长(中科院院士,化学领域扛把子)也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吉林大学有匡亚明实验班和唐奥庆班,分别针对人文社会学科和理科顶尖人才培养。吉林大学还是第一批211高校,也是全国重点大学。
• 吉林工业大学:东北解放后,为培养工业人才,尤其是汽车和机械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整合上海交大、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机械和车辆相关专业,组建了吉林工业大学,当时就是211高校,机械专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 长春科技大学:建国后为发展经济,进行地质勘探,在李四光牵头下组建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后合并多所学校,发展为长春地质学校,后改名长春科技大学,若保留至今,至少是211高校。
• 长春邮电:为发展邮电事业,在几大区设立邮电高校,长春邮电当年可对标北京邮电,实力强于南京邮电等,后并入吉林大学。
• 白求恩医科大学:1939年为配合抗战需求组建,白求恩参与其中,后历经多次合并与迁移,吸收多所学校及附属医院,实力不断增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北洋政府时期叫北洋马医学堂,民国时期改为兽医学校,抗战结束后拒绝国民党迁移命令,后成为西南军区兽医学校,其动物医学和生物专业较强,后有一段时间改为吉林农业大学,恢复高考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4年并入吉林大学。
升学与就业
• 升学:吉林大学学生升学去向多为哈工大、北大、清华、北理、北航、天大、西交大、西工大、南开大学、中科大、浙大、上海交大、上海复旦、南大、中山等国内顶尖高校。学校保研人数多,考研成功率也高,每年读研人数超5000人。
• 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涵盖国家税务总局、最高法、东三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以及比亚迪、长城、一汽、小米等知名企业,还有中铁建、中交建、中国电网、中国船舶、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工业等国字头企业。博士毕业生也有不少留任东三省、华北地区乃至南方的各大学任教。
从学科优势、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到升学就业情况,吉林大学都表现出色,且录取分数友好。对于高分段但分数优势不明显的学生来说,与其选择211高校,不如选择吉林大学这所综合性985高校,对孩子未来发展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