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人哪里都多以外,曾经人们最介意的或最想要做的都变得不一样了,而这一改变国内的人们深有体会,但是却有一变化却让人担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信息来源:四川经济日报——县域旅游目的地火热!
哪里都是人
作为国内的假期小长假五一,大家好不容易等到的长假期,肯定都想借此出去玩,放松一下心情,所以大家既然都有这个想法,那旅游出行人数可想而知。
今年正好碰上故宫建院百年,因此假期推出了“四展同辉”的活动,日均预约量突破了12万人次,午门检票口排队超2公里,还有网友吐槽排了这么久的队就看了不到十分钟就出来了。
而西安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也超30万人次,单日客流量曾突破35万人次,当地的主题演出和灯光秀吸引了大量游客,“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演出区域也被围得水泄不通。
另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南京的文化地标,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周边交通管制频繁,夜游秦淮河需排队数小时,这是比较难熬的等待。
让人没想到的是泰山五一期间接待游客人数也持续攀升,超出最大承载量近50%,凌晨登山观日出的游客提前占位,红门登山口排队长达千米,索道等候时间超3小时。
此外,重庆洪崖洞因免费开放且夜景网红属性强,五一期间临时关闭快速通道,嘉滨路、千厮门大桥等拍摄点全天拥堵,单日客流量破20万人次,部分时段需限流。
县城旅游热度持续增长
第二个现象就是以前大家都去大城市扎堆游玩,而现在的风向变了,年轻人开始涌入县城旅游,像大理、延吉、平潭和义乌等县城,迎来了大量游客。
县城的消费模式更加契合年轻人对“高性价比+高体验感”的需求。
而交通网络的完善也为小城旅游注入动能,滇中城际铁路开通后,昆明至大理仅需1.5小时,贵州通过桥旅融合,将坝陵河大桥打造成集蹦极、桥梁科技馆于一体的综合景点。
90后和00后以48.1%的占比成为小城旅游主力军,他们追求“兴趣导向”的旅行,并且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下,进一步放大了小城的魅力,如恩施屏山峡谷的“悬浮船”通过抖音迅速走红。
一些在2025年五一热度较高的县城旅游目的地有:甘肃永昌县,有汉明长城遗址、丹霞地貌和戈壁绿洲,且住宿便宜。
江西吉安县,古村群落保存完整,能体验《梦华录》同款江南,还能参与非遗手工体验。
浙江慈城古县城,四大景点联票仅49.9元,且配套完善,还有贵州肇兴侗寨、福建霞浦、云南迪庆等县城或小城,也因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未来县域旅游,可能会成为一大热门,这是外媒没想到的,如果县城旅游火爆了、消费起来了、经济也会越来越好,无数个县域消费,在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繁荣,是提振内需和经济的一大重要引擎。
刺激项目受到强烈欢迎
意料之外的是五一假期期间我们的刺激游玩项目竟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不过也能理解,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刺激项目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将压力释放,获得身心的放松。
比如“窝囊版”蹦极,既温和又让参与者体验到冒险的感觉,被网友评价“解压神器”。
随着旅游消费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型,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渴望通过参与刺激项目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参与刺激项目后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容易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关注和点赞,满足人们的社交展示需求。
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体验和娱乐消费,愿意为能够带来刺激和乐趣的项目支付费用,认为这是一种值得的消费方式。
当然也有比较胆小的网友担心是否安全,顾虑比较多所以只是站在旁边感受现场的速度与尖叫声,也何尝不是一种趣味。
五一旅游安全隐患
今年五一旅游真是让人揪心,安全问题令人堪忧,部分景区游客数量远超承载能力,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5月2日晚因返城高峰交通瘫痪,上千名游客滞留,部分游客排队长达7小时。
一些景区存在特权乱象,如张家界景区VIP通道与普通游客混排,导游私售“快速通行权”,同时,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如张家界景区医疗点仅2名护士值守,投诉电话占线,官方回应迟缓。
一些网红项目设施老化,却未实质性升级,如天门山索道等多次因排队过长引发投诉。
杭州乐园大摆锤因两边游客体重相近突然悬停,张家口檀邑溪谷景区观光魔毯突发事故将人甩出。
部分游客为追求“网红打卡”,无视安全警示进入未开发区域,如发生溯溪坠亡事件,还有游客在景区拥堵时插队、占用应急车道等,加剧混乱。
新兴高风险项目缺乏行业安全标准,易酿成事故,如广西德天瀑布魔毯项目因设备故障致1死60伤,同时,景区外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不足,易出现“系统性拥堵”。
旅游本是一件开心事儿,大家应增强安全意识,提前规划行程,关注天气和交通情况,选择正规的旅游服务提供商,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遵守景区规定和安全警示,愿每一次出发都满载期待,每一段旅程都平安顺遂,玩得尽兴,平安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