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

随着司仪洪亮的声音,我颤抖着将戒指戴在雨欣的手指上,她也将另一枚戒指套在我的无名指上。

「建军,你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吗?」雨欣的眼睛闪烁着笑意,轻声问我。

「怎么会忘记?那天我在你爷爷家蹭饭,还帮他炒菜来着。」我笑着回答,脑海中浮现出三年前那个夏天的场景。

台下的宾客们发出会意的笑声,尤其是坐在前排的王大爷,乐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他举起酒杯,冲我们俩眨了眨眼睛。



谁能想到,三年前那个骑着破旧自行车,挨家挨户修电器的年轻人,如今竟然成了王大爷的孙女婿?

人生的奇妙,往往在于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而我与雨欣的故事,就始于1992年那个炎热的夏天。

2

那是1992年的七月,我刚从技校毕业没多久,在县城的一家电器维修部做学徒。

母亲患有肾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医药费像无底洞一样,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父亲是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工资微薄,根本无法支撑高昂的医疗费用。

「建军,你还是去找个正经工作吧,别在这小修理部耗着了。」师傅看我整日愁眉不展,好心劝道。

「师傅,我这不是正经工作吗?」我苦笑着回答。

「你这技术都学得差不多了,但在我这儿,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块钱。」师傅叹了口气,「现在农村用电器的人越来越多,你要不要去乡下跑跑?那边修电器的人少,挣得可比在城里多。」

就这样,我开始了下乡修电器的日子。

每天早上,我骑着装满工具的自行车,从县城出发,走村串户。农村的电器大多是最基础的——收音机、电风扇、黑白电视机,故障也相对简单,大多是接触不良或者零部件老化。

刚开始,生意并不好做。乡下人省惯了,能凑合着用就不会花钱修。但我收费公道,修得仔细,慢慢地就有了口碑。

「小刘师傅,听说你修电器手艺不错啊,帮我看看这台收音机。」

「小伙子,我家电视机不亮了,你过来瞧瞧。」

日子虽然辛苦,但收入确实比在县城高多了。坐在小板凳上,一边修着电器,一边听农村老人讲着家长里短,倒也有一番乐趣。

3

第一次去王家村,是因为邻村一个老乡的介绍。

「小刘啊,王家村现在通电了,家家户户都买了电器,你过去准能修不少东西。」老乡说着,又特意提到了一户人家,「那村里有个老支书叫王根生,在村里很有威望,人也好说话。你要是去了,可以先去他家看看,他家里的电器多。」

于是,我带着工具,骑着自行车去了王家村。

果然不出老乡所料,一天下来,我修了五六家的电器,挣了将近一百块钱。正当我准备离开村子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叫住了我。

「小伙子,你是修电器的吧?」老人问道。

「是啊,大爷,您家有什么电器需要修吗?」我停下车,恭敬地回答。

「我家电风扇不转了,你能修吗?」老人和蔼地问。

「应该没问题,我去看看。」

跟着老人来到一座不大但很整洁的院子,几棵老槐树在院子里投下一片阴凉。院子正中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几本翻开的书和一把老花镜。

「大爷,您是看书呢?」我随口问道。

「是啊,老了老了,没事就看看书,打发时间。」老人笑着回答,「对了,我叫王根生,是这村的老支书,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建军,县城电器维修部的。」我边说边打量着院子,「大爷,您的电风扇在哪呢?」

「在屋里,你跟我来。」

我跟着王大爷进屋,看到一台老式的台扇放在桌子上。我简单检查了一下,发现只是风扇内部的电容器老化了,需要更换。

「大爷,您这风扇问题不大,就是电容器坏了,我带了备件,很快就能修好。」

坐在小板凳上,我打开工具箱,熟练地拆开电风扇,更换了电容器。没多久,风扇就又呼呼地转了起来。

「好小子,手艺不错啊!」王大爷高兴地说,「多少钱?」

「十块钱,包括零件费。」

「不贵不贵,值!」王大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钞票递给我。

这时,我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自早上出门到现在,我还没来得及吃饭。

「小刘啊,肚子饿了吧?正好到饭点了,留下来吃顿便饭吧。」王大爷热情地邀请。

我本想婉拒,但确实又饿又渴,最终还是抵不过王大爷的热情,留了下来。

「大爷,您别忙活了,我来帮您打下手。」看着老人家忙前忙后的样子,我连忙站起来帮忙。

「好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真有些不方便。」王大爷欣然接受了我的帮助。

他家的厨房很简单,一个土灶台,几口锅,墙上挂着的蒜和辣椒散发出浓郁的农家气息。

「大爷,您有什么菜?我来炒。」我撸起袖子,准备大展身手。

「有豆角、茄子、土豆,还有点儿肉,你看着办吧。」

我娘是远近闻名的好厨师,我从小就在她身边打下手,耳濡目染,也学了一手好厨艺。我麻利地洗菜、切菜,很快就炒出了两道菜:肉末茄子和酸辣土豆丝。

「哎呀,小刘,你这手艺可以啊!比我强多了!」王大爷尝了一口肉末茄子,赞不绝口。

「在家里经常帮我娘做饭,学了点皮毛。」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吃饭时,我们聊了很多。我得知王大爷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辈子都在王家村当支书,如今退休了,儿子儿媳在县城工作,他一个人住在村里。

「不想去县城和儿子一起住吗?」我好奇地问。



「城里太闹腾了,我住不惯。」王大爷摇摇头,「再说,我这一辈子都在村里,熟人多,有说话的人,日子过得舒坦。」

吃完饭,我帮王大爷收拾了碗筷,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小刘,常来玩啊。」王大爷送我到村口,亲切地说。

「一定,大爷,您有什么电器坏了,随时叫我。」

4

那次相遇后,我隔三差五就会去王家村,一来是那边的电器生意不错,二来也是因为和王大爷投缘,每次去都会在他家坐坐,有时还会一起做饭吃。

王大爷虽然是个农村老人,但见识广,知识丰富,和他聊天总能学到很多东西。慢慢地,我们成了忘年交。

有一次,我修完活儿,帮王大爷做了顿饭。他边吃边感叹:「小刘啊,你这手艺,将来媳妇有福了。」

「大爷,您别取笑我了。」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现在哪有心思谈对象啊,家里条件不好,娘还病着,得多挣些钱才行。」

「孝顺。」王大爷赞许地点点头,接着意味深长地说,「好孩子总会有好报的。」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王大爷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几乎成了忘年之交。

5

那是九月初的一个周末,我又来到王家村修电器。修完最后一家,我骑着自行车直奔王大爷家,想和他聊聊天再回县城。

刚到院子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爷爷,您这老房子也该收拾收拾了,您看这墙皮都掉了。」

我推门进去,看到一个穿着碎花裙子的年轻姑娘正在院子里擦桌子。她大约二十出头,扎着一条马尾辫,皮肤白皙,眉眼间有几分英气。

「您好,请问王大爷在家吗?」我站在门口,有些局促地问道。

姑娘转过头,警惕地打量着我:「你是谁?找我爷爷干什么?」

「我是刘建军,县城电器维修部的,常来给你爷爷修电器。」我解释道。

就在这时,王大爷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我,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建军来了!快进来坐。」王大爷热情地招呼我,然后又对那姑娘说,「雨欣,这是小刘,常来帮爷爷修电器的,手艺好得很。」

原来她是王大爷的孙女。这么多次来王家,王大爷从未提起过有个孙女。

「爷爷,我去做饭。」雨欣说完,转身走向厨房。

「建军,这是我孙女王雨欣,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回村里教书。平时在学校宿舍住,周末才回来看我。」王大爷介绍道。

我点点头,心里暗想:难怪以前没见过她。

「大爷,我来帮忙做饭吧。」我自告奋勇地说。

「好啊好啊,你的厨艺可比我强多了。」王大爷笑呵呵地说。

我走进厨房,雨欣正在洗菜。看到我进来,她微微皱了皱眉。

「我来帮忙。」我笑着说。

「不用了,我自己可以。」她语气冷淡。

「雨欣,让小刘来炒菜吧,他的厨艺可好了!」王大爷在外面喊道。

雨欣勉强让开位置,我接过菜刀,熟练地切菜、炒菜。很快,三道香气四溢的家常菜就出锅了:鱼香肉丝、干煸豆角和蒜蓉空心菜。

吃饭时,王大爷赞不绝口,雨欣却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

6

之后的几个周末,我都会去王家村,除了修电器,也会去王大爷家坐坐。

每次去,雨欣几乎都在,但她对我的态度始终冷淡,有时甚至带着些敌意。这让我很困惑,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

有一次,王大爷不在家,只有雨欣一人。我正准备离开,却听见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刘建军,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转过身,疑惑地看着她:「什么意思?」

「别装傻了!」她的声音带着愠怒,「我爷爷一个人住在村里,你三天两头往这跑,不就是看上我爷爷的房子和地吗?」

我愣住了,没想到她会这么想。

「你误会了,我只是喜欢和王大爷聊天,他人好,见识广,教了我很多东西。」我解释道。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村里有不少人打我爷爷的主意呢!」雨欣冷笑道,「我爸妈忙,没时间照顾爷爷,我只能周末回来看看。如果你敢骗我爷爷,我绝不会放过你!」

看着她倔强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她的冷淡态度。她是在保护她的爷爷啊。

「雨欣,你真的误会了。我家就在县城,父母还在,我不是孤家寡人,更不会打你爷爷的主意。」我认真地说,「我修电器是为了给我娘治病挣钱,和王大爷成为朋友只是缘分。」

她狐疑地看着我,似乎在判断我话语的真假。

「要不这样,你可以去县城找我,看看我的家庭情况。如果你觉得我在骗你,可以再来批评我。」我提议道。

她没有立即回答,只是说了句「走着瞧」,就转身进屋了。

7

一周后的周末,我正在修理部修一台收音机,突然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

抬头一看,是雨欣,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站在门口,神情有些尴尬。

「你怎么来了?」我惊讶地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