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6年1月26日,央广网报道,四川破获了一起有关猎杀珍稀动物的案件。

警方凭借着一块火柴头大小的“肉丁”成功让两名猎杀者认罪,揭露了他们设陷阱捕杀的就是珍稀动物,而非他们口中坚称的“普通山羊”。



而两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在抓到两只动物的时候,就在山上就地刮皮肢解,让人看不出动物的原貌,企图以这样的方式蒙混过关。

那么这两人捕猎的究竟是什么动物呢?警方又是如何揭露他们掩盖的真相的呢?



«—【·设陷阱套“羊”·】—»

2015年12月14日,这天正好是周末,四川的这名男子就想进山打点野味,给孩子改善一下口味。

于是他就叫上了自己的另一个朋友一起进山,两人拿着尼龙口袋和绳子就来到了附近一座叫“李家山”的深山里。



两人本也没打算打猎,就想着挖点野山药,没想到他们在深山的林间看见了一些动物的粪便,附近还有一些脚印,类似剪刀状,应该是某种羊蹄印,二人就起了心思。

他们觉得附近应该有一支比较大的野山羊群,就想设下陷阱看看能不能抓到。

他们随身携带的工具有限,就只做了3个简易的陷阱,之后两人就下山了,想等过几天再来看收获。



12月17日,两人再次碰面,就商议着上山去看看,没想到的是这么简易的陷阱竟然真的抓到了猎物,而且还是两只。

这两只动物应该是同一种,一大一小两只,都是腿部被陷阱里的绳索套住了,其中稍微小一点的那只上半身已经有被啃食过的痕迹,应该是山中的其他动物干的。



两人也认识这究竟是什么动物,就看着和家养的山羊比较相似,但是身体更加粗壮,四肢也更短小一些,羊角还比较长,皮毛整体是灰色的。

他们也没有多想,就把两只动物的尸体装进了尼龙袋里搬下了山,下山途中偶遇了一处山沟,里面还有水。



为了保险起见,两人就决定在这里将两只动物尸体处理好,只带肉下山更安全,于是他们就用随身带的弯刀对两只动物的尸体进行了刮皮,然后肢解,皮毛和羊角都没要,就扔在了山沟里。

大约下午4点左右,两人带着分好的肉下了山,没想到的是遇到了派出所的警员在这里巡逻,两人顿时神色慌张,警员也发现了他们的异样,就上前盘查。



两人的形迹可疑,警员就要求查看他们背上的尼龙口袋,这一打开,里面的肉露了出来,两人无法自圆其说。

警员将肉扣下之后,并将这两人交给了森林公安。

在警方的询问之下,两人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猎杀了保护动物,但为了逃避罪责,二人始终坚称自己猎杀的是普通的山羊。



因为动物的皮毛已经被剥掉,并且肉也被分割肢解,无法判断具体究竟是哪种动物,最终两只动物的尸体被送去了鉴定中心,之后进行了DNA鉴定。

实验人员仅从动物的大腿部位见下一块火柴头大小的肉丁,就提取到了DNA,经过跟数据库比对之后,确实这两只动物都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斑羚。



在铁的证据面前,两人无从抵赖,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而等待他们的也将是法律的严惩。

«——【·斑羚·】——»

斑羚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中高山地区,包括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省份的山区。



它们喜欢栖息在海拔800至35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灌丛及岩石裸露的陡峭坡地,尤其偏好植被茂密、地势复杂的环境,以便隐蔽与逃生。

它们是典型的山区物种,擅长在岩石和峭壁间穿行跳跃,通常会选择难以接近的山谷、峭壁或森林深处作为活动和栖息地,这种地形不仅有利于防御捕食者,也便于寻找食物和躲避人类干扰。



斑羚身形矫健、动作敏捷,以独特的生存智慧适应崎岖地形的挑战,体型介于山羊与鹿之间,结构紧凑,四肢修长结实,极适合在陡峭山地上跳跃攀爬。

斑羚最显著的外观特征是其灰褐色或灰黄色的皮毛,并在肩部或体侧有浅色斑纹,这些斑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因此得名“斑羚”。



它们的毛发浓密而粗糙,有较强的保温性和防水性,适应高山湿冷环境,雄性和雌性斑羚均有一对短而直的角,向后微弯,角长可达10至20厘米。

此外,斑羚眼部突出、视觉敏锐,听觉与嗅觉也十分发达,使其能在危机四伏的野外及时察觉天敌的动向。



尽管斑羚在过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山区,但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与非法猎杀的双重威胁,它们的数量正急剧减少,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随着森林砍伐、农业开发、交通建设的推进,斑羚赖以生存的山地森林不断被侵占,种群被迫分散,基因交流受阻,繁殖能力下降。



斑羚的肉被认为美味,其皮毛与角也被视为药材或装饰品,导致偷猎者铤而走险,有些地方甚至认为斑羚角也有药用价值,这进一步加剧了非法交易。

在野外,斑羚也面临来自豹、豺、狼等天敌的威胁,此外山林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亦可能对种群构成打击。



斑羚等野生动物并非供人类猎取的资源,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斑羚也是在保护生态系统,我们应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不随意侵入或打扰。

参考:

央广网《四川村民猎杀斑羚剥皮肢解掩耳目 DNA破案(图)》,2016-1-26
红星新闻网《绵阳男子为吃野味 设陷阱猎保护动物刮皮肢解》,2016-1-6
云南网《带你认识下云南白马雪山这种“胆小”的动物》,2020-4-2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