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点、线、形、色彩、材质,构成了家具审美的基本元素。


晚明 黄花梨四出头龙纹官帽椅

这些基本元素相互烘托,为形体的展现推波助澜,元素的异合多变成为了审美表达的源泉。


四出头官帽椅,是最为典型的明式家具。

它的搭脑(椅背上横梁),被削出斜坡,向两边成八字微微下垂,然后挑起,且两端出头,好似明代官员那带有帽翅的官帽,故因此得名。后为区别其它官帽椅样式 , 便称其为 “四 出头 ”官 帽椅(简称 “四 出头椅”)。



点的审美

“四出头”官帽椅的四个出头端口与其整体流畅的线条相比可称之为点的展现, 蕴含了中国传统造型审美中的辩证思维和生机情感。

(一)辩证思维

点是实体的开始 , 由点成线。中国审美体系中,“点”融入了更多的辩证色彩,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的介定总是依附于同它物的类比之中。

高大苍老的古树与娇柔稚嫩的雏草而言突显雄壮威严,但与密集成片的丛林而论则渺小亲和;滔滔江水比邻宁静平缓的湖泊气势磅礴,比之浩瀚无际的大海却又有少许谦卑。


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沾沾自喜,但与自然对照却又自叹不如。因而,对美的感觉与评判在中国的审美体系中并非永恒的,对同一事物的美学界定也是可以变换的。

“四出头”官帽椅的四个出头端口与其整体流畅的线条相比 , 以点的形式存于其中 , 恰如其分的表述了中国审美中的辩证思维。


明 铁力木四出头官帽椅

(二) 生机情感

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无限循环、生机勃勃的。正如道家所言,一切万物皆因道而生, 消逝后又复归于本体 ( 道) 。

道是无形的,不可言说的,老子有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由此可见,中国人忌讳僵死的、有终点的、有限制的东西,偏爱动态的、循环的、无限的事物。


“四出头”官帽椅在上搭脑两端与扶手两侧略微出头,在形式上打破了以往座椅直角收口的单一套路,泾渭分明的样式在突破空间局限的同时打造了气韵生动的人间情怀。端口的越界(出头)在审美中体现“自由”之意, 益见其美。

此外,点的位居其上还成就了搭脑与扶手整体线条的流畅,为线形的完整表述进行了铺垫,使整个造型活泼自然,贵有一唱三叹之音,情益于辟。生机情感在这一部分的体现韵律十足、委婉生动。


明末 黄花梨方材高靠背四出头官帽椅


线的审美

与点在 “四 出头 ”官 帽椅中给人的生机情感相比,线在此处的美学意蕴更具有连贯性。如果说点到点的直达塑造了直线,那么,点到点的弧形过度就是曲线的始基。

在中国的造型审美中,直线与曲线诠释了非此即彼的审美情境。直线所体现出的是静态美,曲线则表达的为动态美;直线是阳刚美,曲线为阴柔美;直线是直观美,曲线为情境美。


(一)直线---静、直观、实用

1、水平线。给人平稳、宁静的感觉。在人们日常的吃、穿、住、行中椅子类属于住。

身心情疲累之时,坐靠休息必不可少,在缓解身体疲劳的同时,寻求内心的安宁。“四出头”官帽椅的座面由四条水平线围合而成,宽大的面积给予使用者平稳的心理暗示。


清早期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2、垂直线。垂直线更显张力。如果说水平直线体现出中国审美文化随和的一面,垂直线就是审美文化的另一面——庄严。

椅子从座面到座腿支撑形成从水平线到垂直线的均匀过度 , 构成了在造型审美中从随和到庄严的转换。座面本身的造型与面积凝结了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用,而座面下部的四条直立座腿支持,维护了此情此感的持久性。


晚明 黄花梨四出头高靠背官帽椅

垂直线居下、水平线在上的结构布局显现了两类直线有机融合的静态造型审美,集结了人在瞬间体验的美学情趣。垂直线的威严与张力也更加突显这一线形的阳刚之气。

(二)曲线---动、阴柔、情境、图腾

“四出头”官帽椅曲线的运用得活灵活现,上部凹陷、下部凸起的靠背板、两个扶手、鹅脖后端的镰刀把,侧面造型均呈曲线 “S”形,这是中国审美思维中对动态、阴柔、情境的追求。


“S”形审美的演变代表了人们对造型审美深层次的追求,其间蕴含了中国传统美学那般不羁的自由精神。曲线凹凸的走势,揭示了更为宽广的审美意蕴。


清早期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形的审美

点连成线、线连成面、面连成体,面与体通常称之为形。

纵观“四出头”官帽椅,下部呈立方形而立,造型倍显厚重,上方依线形围合而成,样式格外轻盈。活泼之中不乏严谨、流畅之感不少稳重,展示了明代“官文化”中的儒雅气息。


椅子的造型设置与明代大众追寻科举制度的文化风尚息息相关。在科举之风的酝酿和盛行下 , “万 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 ”的 准则便是当代“时尚”即科举取仕所趋。座椅的名称也恰是工匠为迎取科举求官进仕、加官进爵的渴望孕育而生, 真正成为士子求取功名的象征。这也是工匠为满足文人赶早科考、求官若渴、步步高升的心理, 意在附会“官帽”这一雅称的明证, 以吸引更多的求官才子, 招揽更多的营生客源。


明末清初 紫檀四出头官帽椅


色彩与材质的审美

座椅取材于自然,黄花梨、铁力木、榉木、榆木、榨针木、紫檀较为常见。颜色不静不喧、纹理或隐或现、虚实相生,生动而多变,流畅自如,使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家具注满了鲜活的血液。


硬木家具体感平稳,牵引使用者进入心平气和的心境,有定气凝神的功效。色彩与材质的融合看似平淡,却暗藏“心机”,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架构内的朴素审美观。


总而言之,“四出头”官帽椅为明式家具中的出类拔萃之作,其造型样式鲜明,点线并用、方圆互融、形体合一、色材相衬,体现了同一时代的文化氛围与中国人判若云泥的造型审美观。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