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5年多来,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真正把“人”作为一切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体验都得到了切实的改善提升。
位于闵行区马桥镇的华润有巢“新城市建设者之家”社区内,近期掀起一阵音乐热潮。
在这里,住户们有机会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吉他、音乐表演等,社区还会不定期举办“音乐沙龙”,邀请大家登台献唱,用音乐传递快乐。
“新城市建设者之家”不仅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更注重营造互助友爱的氛围,让社区成为城市奋斗者的“温暖港湾”。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留得下、住得安,上海正在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今年,上海将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并且强调供需适配,重点聚焦商务集聚区、产业园区等租赁需求旺盛的区域。
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始终把为老服务作为民生工作重点。
午间,徐汇区龙华街道怡乐家园社区食堂人气十足,这里原本是怡乐养护院的内部食堂,从去年开始面向周边居民开放,菜品丰富,价格实惠,每天吸引近400人次来此用餐。
截至2024年底,上海社区长者食堂已经超过405家,日均供应能力近20万客,同时,全年还为约4.8万名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等生活自理困难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未来,上海将进一步织密布局网,推出更多暖心服务。
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这些年,上海持续改造提升“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将更多更好的滨水资源留给人民。
在苏州河进入上海市区的起点,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曾经是工业集聚区和物流集散地,眼下,嘉定区苏河源体育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集公园绿地、运动休闲、亲子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空间,总面积超过21.45万平方米,项目预计今年底整体竣工。
建成100座滨水驿站,不断拓展配套服务;引入更多文旅商体展融合业态,持续激活水岸活力,2024年,“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到访超过3亿人次,较2023年增长10%。数字增加的背后,是滨水空间建设对市民需求和建议的积极回应,形成共享共治的良性循环。
年轻人有机会,老年人有依靠,奉献者有荣光,休闲者有欢乐······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上海的这场生动实践,一直在路上。
看看新闻记者: 潘窈窈,马婕,杨柳依,应冠文
编辑: 张博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