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到未来数万亿年,宇宙和地球会发生什么?
首先是大红斑的消失,科学家推测,木星著名的大红斑将在未来几百年内消失,甚至有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消失,大红斑本质上只是木星大气层中的一场巨大风暴,它至少已经肆虐了 200 年,甚至可能更久。
我所说的 “巨大” 绝不是夸张,它的宽度是地球的 1.3 倍,其产生的风速接近每小时 1000 公里,但它曾经要大得多得多,在19世纪,它的大小是现在的 4 倍,并且每年都在持续缩小,地球上的风暴通常只持续几周,而这场风暴已经肆虐了数百年,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快进到 5 万年后,地球将开始进入一个冰河时期,我们目前处于间冰期,也就是两次冰河时代之间的时期,当这个时期结束时,地球将会变得非常寒冷,在接下来的数万年里,全球气温将会骤降,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将被巨大的冰川完全覆盖,世界各地的冰盖将会扩张,覆盖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不断扩张的冰川会锁住大量的水,导致海平面下降多达 100 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将迁移到赤道附近更温暖的气候区域,而沙漠会扩大,热带环境则会缩小,这将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农业生产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获得淡水也将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不过科学家们提出,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最终可能会推迟这个冰河时代的到来,甚至完全阻止它的发生,从而有效地跳过下一个冰河时代,但这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了。
5000万至1亿年后,南极洲将再次变成一片绿色的热带绿洲,是的,你没听错,是 “再次” 变绿,因为南极洲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和其他任何一个大陆没什么两样,直到它开始慢慢向南漂移,这次漂移持续了近 1 亿年,而恰好这个时期全球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导致地球气候变冷。
然后在 3400 万年前,它停止了漂移,这使得南极洲大陆上形成了冰盖,造就了我们如今熟知且熟悉的南极洲。
那我为什么说它可能会再次变绿呢?
因为如果未来的气候变化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升高,冰盖肯定会开始融化,而南极洲大陆可能会开始再次向北漂移,但是南极洲上的冰盖非常厚,有些地方几乎有5公里厚,如果整个冰盖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超过60米,造成巨大的破坏,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在 1亿年后发生,南半球将出现一个全新的郁郁葱葱的大陆。
在接下来的10亿年里,我们的太阳将会发生变化,每10亿年,太阳的亮度大约会增加 10%,虽然这听起来增幅不大,但实际上这种亮度增加将导致失控的温室效应,气温将会飙升,光合作用将会停止,地球的海洋将会被蒸发殆尽,这实际上就是数十亿年前金星上所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在地球上又重演了。
到时候所有的植物都将沐浴在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下,导致它们死亡,随之而来的是整个食物链的崩溃,氧气将会停止产生,大气层将变得有毒,任何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要么离开地球,要么灭亡。
最终地球将把所有的地表水都散失到太空中,留下一个干燥、贫瘠的岩石星球,不断地被越来越亮的太阳炙烤。
现在让我们来到万亿年后的未来,这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后发出的第一缕光的快照,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观测发现之一,而在大约 1000 亿年后,它将永远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这是因为宇宙本身在不断膨胀,随着空间的伸展,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子也在被拉伸,这被称为多普勒频移,目前我们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微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继续在电磁波谱中越来越向长波方向移动,最终变成无线电波。
所以终有一天,我们对宇宙大爆炸的模糊印象,将从任何观察者的视野中消失,将这些信息永远封存。
100万亿年后,宇宙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时代,恒星将会死亡,燃料耗尽,宇宙将陷入黑暗,恒星有点像宇宙的熔炉,锻造出新的重元素,点燃星系和行星,但每颗恒星的燃料都是有限的,终有一天,恒星的形成将完全停止,最后的恒星将由剩余的气体和尘埃形成。
恒星越大,死亡得就越快,较小的红矮星将慢慢开始黯淡,它们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可以持续长达 10 万亿年,但最终它们还是会被时间打败,当不再有恒星发光时,宇宙将成为一个寒冷而孤寂的地方,充斥着剩余恒星的残骸、黑洞、中子星,甚至还有黑矮星。
在1000 万亿年后,宇宙中第一批黑矮星将会形成,这些奇怪的天体极其罕见,科学家们确信如今的宇宙中甚至还没有一颗黑矮星存在,黑矮星是像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的最终归宿,当白矮星在数万亿年的时间里冷却下来后,它们会失去所有剩余的能量,不再发出光和热。
当这些天体首次开始出现时,宇宙将已经膨胀得非常大,并且变得非常寒冷,整个宇宙的平均温度将接近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任何物体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这标志着宇宙终结的开始,也许到时候会再来一次宇宙大爆炸,产生一个新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