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共发生427起伤医事件,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医疗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心头上。其中三级医院占比超六成,本应是救死扶伤的“生命堡垒”,如今却频发如此令人痛心的事件,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医疗环境究竟怎么了?
触目惊心:伤医事件频发
回顾2024年,一起起伤医事件令人心痛不已。7月1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疗时,突然遭到一男子持刀伤害,尽管医院迅速组织多方专家联合救治,李晟医生还是因伤势过重,于当晚不幸去世 。李晟医生是一位勤勉敬业、甘于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全院一半的冠脉手术出自他手 ,他在被伤害时还在加班出门诊,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5月7日,云南昭通镇雄县城南医院内发生一起恶性持刀伤人事件,造成2人死亡,21人受伤 。这些事件并非个例,它们只是427起伤医事件中的冰山一角,每一起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是医疗行业的伤痛。
暴力伤医,谁之痛?
1. 医务人员:医生们每天怀着救死扶伤的信念,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与时间赛跑,拯救生命。然而,伤医事件频发让他们时刻处于恐惧与不安之中 。曾经有一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次面对患者时,心里都会多一份担忧,担心自己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暴力的对象 。这种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职业归属感,甚至让一些年轻医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动摇。
2. 患者群体:伤医事件破坏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基石。患者去医院本是寻求帮助,但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让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大打折扣 。有的患者会怀疑医生是否会全心全力救治自己,这种不信任感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让整个医疗过程变得更加艰难。当医生在工作中充满恐惧和担忧时,又如何能毫无顾虑地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呢?
3. 社会秩序:医院本应是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地方,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伤医事件频发,让医院的正常秩序被打乱,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人们看到救死扶伤的医生都无法保障自身安全时,会对社会的安全感产生质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
矛盾根源:探寻伤医背后的深层原因
1. 医患认知不对称: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医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而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他们可能无法理解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比如一些慢性病,治疗周期长,效果可能不明显,患者就容易对医生产生不满,认为医生没有尽力治疗。
2. 现实与期望错位:患者生病后,往往对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迅速康复 。然而,医学并非万能,很多疾病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 。当患者的期望与现实治疗效果产生差距时,就容易引发矛盾。一些绝症患者,家属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但最终患者还是离世,家属就可能将愤怒发泄到医生身上。
3. 医患沟通受阻: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医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一知半解,就容易产生误解 。有的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使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患者听不懂,又不敢多问,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心存疑虑。
4. 医疗体制问题: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患者,工作压力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无法给予每个患者足够的关注和耐心 。同时,医疗费用问题也一直是医患矛盾的焦点之一,患者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也容易引发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
5. 医院安保措施难推进:虽然相关部门要求医院加强安保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一些医院的安保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有效应对突发暴力事件 。安检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也存在问题,有的医院安检形同虚设,无法将危险物品拦在医院门外。
破局之策:多管齐下,守护白衣天使
1. 加强医患沟通:医院应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确保医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交流 。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同时,可以开展医患沟通培训,提高医生的沟通技巧。
2.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设立专门的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当医患之间出现矛盾时,能够及时介入调解 。建立医疗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让纠纷能够通过保险理赔得到妥善解决,避免矛盾激化 。同时,要加强对医疗纠纷处理过程的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减少大医院的就诊压力,让医生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患者服务 。同时,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让患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医疗信息,减少就医等待时间。
4. 强化医院安保措施:严格落实医院安检制度,配备先进的安检设备,将危险物品拒之门外 。增加安保人员数量,提高安保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警医联动机制,一旦发生暴力伤医事件,警方能够迅速出警,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5. 加强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暴力伤医行为的惩处力度 。让施暴者明白,暴力伤医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让他们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无后顾之忧。
2024年的427起伤医事件是一个沉重的警示,我们不能再对暴力伤医行为坐视不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医患沟通、医疗体制改革、安保措施加强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为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救死扶伤,也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