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安亭镇向阳村350亩虾稻种养基地的优质虾苗开始陆续供应上海和周边等地养殖户,为小龙虾上市旺季作准备。作为嘉定区规模最大的小龙虾种苗与成虾养殖基地,向阳村依靠“虾稻共作”生态模式,已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去年基地产值近200万元。


来到向阳村北侧,连片的虾稻田格外壮观,虾农们忙着在岸边分拣龙虾苗。“现在上市的种苗是今年3月份投放的,每亩放养量为3000-5000只,密度我们会根据水田条件、饲料适当调整。”养殖基地负责人夏海涛介绍。

2017年,向阳村在传统水稻种植的基础上探索“虾稻共养”模式。养殖基地对原有稻田加固提高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利用稻田沟渠构建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从初期试点100亩水稻田开始,夏海涛与养殖户们逐步攻克小龙虾越冬存活率低、稻虾共生密度调控等难题。经过7年技术积累,基地面积在2024年扩展至350亩,田产成品龙虾500斤、优质稻米1200斤,综合收益较传统种植提升3倍,一跃成为嘉定区规模最大的小龙虾种苗与成虾繁育基地。

为抢占初夏市场,向阳村养殖基地培育的虾苗为克氏原螯虾(淡水青虾)品种。这种龙虾具有生长快、规格大等特点,通过科学调控养殖环境,虾苗40至50天即可上市。夏海涛介绍,向阳村依托集约化生产模式以及位于嘉定、昆山交界处的区位优势,面向上海、昆山、太仓等地输送的苗种存活率高达95%,高于其他产区。


为进一步延伸龙虾产业链,向阳村一方面依托稻田景观和种养特色,推出“龙虾垂钓体验”项目;另一方面着手开发小龙虾深加工产品,如即食调味虾、虾稻米等,提升附加值。“未来,我们还计划试点‘反季节育苗’技术,希望实现全年供应,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夏海涛表示。

通讯员:魏明恺、费凯澜

编辑:杨玉洁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