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不断倒行逆施之下,中俄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压舱石。如今,俄总统普京即将迎来一位重要客人。同一时间,特朗普公开认怂,承认一项重大失败。
中方访问俄罗斯前3天,普京在纪录片中高调宣称,“中俄关系增强全球稳定”,这是普京对中俄关系的最新表述。
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将分别参加在莫斯科、明斯克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方也将在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俄合作深化的一个最新体现。
普京在纪录片中直言,中俄关系是“深层次的战略协作”,其稳定性直接对冲了全球动荡的加剧。普京更是预言,未来七国集团的经济份额持续萎缩,亚太将彻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普京强调中俄关系,有着很大的深意。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加速“向东看”,2024年,中俄贸易额大幅突破2000亿美元,双方经济高度互补。俄罗斯希望进一步扩大同中国的经济联系,与中国签署新一轮能源与科技合作协议。
在军事方面,中俄每一年都会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中俄虽然没有建立军事同盟,但莫斯科方面坦言,“中俄军事互信达历史顶峰”。
俄罗斯人士早已指出,中俄正在构建非西方中心的国际秩序,其核心是“去霸权化”规则,这比冷战时的军事同盟更具颠覆性。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俄进一步深化高层往来之际,等不来中方电话的特朗普,正在遭遇一场重大失败。
特朗普竞选时数十次公开承诺“24小时终结俄乌冲突”,却在5月4日NBC专访中改口称,“也许俄乌不可能达成协议”,甚至暗示他可能放弃斡旋俄乌。
从本质上来看,特朗普的这一失败,是必然的。美国既要通过矿产协议绑定乌克兰,又想借制裁施压俄罗斯。这种既要又要的政策,导致俄乌双方都不愿意听从美国的安排,让美国的信用大幅垮塌。
除此以外,美国副总统万斯主张“以现有边界线妥协”,国务卿鲁比奥却坚持“俄方必须撤军”,内阁意见分裂让美国斡旋谈判失去方向。
如今,俄乌谈判的主动权,已经完全在俄罗斯手中。俄总统普京宣布5月8日到11日单方面停火,但泽连斯基坚持“30天停火方案”,俄罗斯不会按照乌克兰的要求作出让步。
西方媒体评估,俄军通过“混合动员”,在乌克兰已扩充至近70万兵力,远高于乌军数量。普京更在纪录片中自信宣称:“俄罗斯有足够实力取得战争顺理成章的结局”。
普京明确表示“希望无需动用核武器”,但强调俄军已做好一切必要准备,足够应对北约威胁。过去三年,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他几乎每天都在克里姆林宫过夜。
可以说,相比于特朗普,普京要更为坚毅。特朗普从一开始就把调停俄乌视为一笔买卖,其若无法说服俄罗斯停火,也就无法保证美国在乌克兰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