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5日电(记者唐弢)“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绿水青山之外,“青年理想集结地”的新标签格外醒目。
2023年,余村村联合周边村整合利用3.7万平方米土地以及建筑等闲置资源,打造青年专属创业空间——青来集。“00后”吴芷雯已经在这里工作一年有余,她的任务是帮助余村招引更多青年,助推青创项目落地成长。
“青来集亦城亦乡,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创业生活平台。”吴芷雯说,在这里,创业者可以是正在寻找创业伙伴的自由职业者,也可以是怀抱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他们也许只在这里停留一到两周时间,也可能变短期体验为长期共创。
吴芷雯的一项日常工作是排摸村里的矿山、厂房、民房等闲置资源,为青来集的创业项目提供更多选择。“我们希望能够让青年感受到办公租赁、人才食宿、青年生活等一站式服务。”吴芷雯说。
吴芷雯在排摸村里的闲置资源。新华社发
在余村,青年对接青年,青年又服务于青年,也给村子添了更多“新潮范”。
“85后”青年陈喆在村里开了一家乡村国漫美学零售空间,希望国漫文化能赋予乡村更多可能;村里来了机器人科教融汇实践基地,把研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稻海里“长”出了村里第一家骑行俱乐部……
刚到村里的青年创业者总会遇到资金、场地、住宿等方面的问题。机器人科教融汇实验基地负责人就曾找到吴芷雯,希望为新的机器人设备寻找合适的实验场地。吴芷雯马上着手梳理空闲点位,供基地选择。
在吴芷雯看来,每次帮助创业者们解决问题,更像是朋友间的支持与陪伴,也让他们对余村产生深深的归属感。
吴芷雯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帮助。新华社发
正是青年间擦出的“互助”火花,让青来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集聚了50多个新经济项目,吸引1000余名青年人才在这里常态化办公。
如今,余村还升级推出“青鸟计划”,在大余村范围内排摸11个村的资源和需求,目前联系洽谈18所高校,以“青鸟计划”为牵引,建立“村校合作”,让大学生真实感受乡村的发展现状,在乡村落地他们的专业、创意与热爱。
“做青年人才发展工作,是一种双向赋能,共同成长的过程。”吴芷雯说,“我们希望能为广大乡村探索出一条青年‘渐进式’入乡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