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莫迪政府和军方却像是各打各的算盘,高层心不齐,仗怎么打得下去?
最近,印度国内因为克什米尔恐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政府想借机搞军事行动捞政治资本,军方却小心翼翼,怕被当“背锅侠”。
巴基斯坦那边也不示弱,试射导弹、呼吁国际调查,摆出一副“不打第一枪”的架势。
现在局势稍有误判,南亚就可能乱套。
印度现在是上下都不消停。
克什米尔地区接连发生恐袭,民众气得咬牙切齿,街头巷尾都在喊着要教训巴基斯坦。
反对党难得和莫迪的执政党站在一条线上,齐声要求政府拿出硬措施。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站出来放话,说莫迪领导下“民众的愿望都能实现”。
这话听着豪气,可仔细一琢磨,愿望到底是啥?不就是想对巴基斯坦动武,刷一波政治存在感?
文官们急着用军事行动给自己加分,恨不得立刻敲锣打鼓开干。
可军方那边,态度却没那么痛快。海军参谋长特里帕蒂、空军参谋长辛格接连跑去总理府跟莫迪汇报,表面上像是摩拳擦掌,实际上谁也不想当出头鸟。
毕竟,2019年那次对巴基斯坦的空袭,印度吃了大亏,飞行员被俘,面子丢尽,军方至今心有余悸。
这回,他们非得让莫迪把命令下得明明白白,免得事后被文官甩锅。
军方这小心思,能怪他们吗?谁愿意稀里糊涂背黑锅?
不仅如此,印度还在悄悄搞小动作,想给巴基斯坦上点压力。
他们把杰纳布河上游的大坝闸门一关,下游水流量立马减少,摆明了是想等时机成熟就开闸泄洪,让巴基斯坦控制区泡在水里。
这种招数,印度不是第一次用了,地理优势让他们有底气。
可这招真能逼巴基斯坦低头?还是说,只是想故意激怒对方,让巴方先动手,好让印度占个“理”字?
与此同时,印度空军也在北方邦搞了个公路触地复飞演习,阵风、苏-30MKI、幻影-2000轮番上阵,摆出一副随时能打的架势。
可演习归演习,真要打起来,印度准备好了吗?
高层这副心不齐的样子,文官急着邀功,军方忙着自保,内耗都耗不过来,哪来的底气开战?
更别提,莫迪虽然早就放话让军方“放手干”,但具体干啥、怎么干,他却没给个准信。
反观巴基斯坦,面对印度的步步紧逼,表现得倒是不慌不忙。
他们知道自己国力不如印度,内部还有恐怖主义问题缠身,压根不想跟印度打全面战争。
可国家安全的事,哪能轻易退让?巴基斯坦的策略很明确:不打第一枪,但绝不示弱。
前不久,他们成功试射了一枚射程450公里的“阿布达利”短程弹道导弹,摆明是给印度瞧瞧自己的底牌。
这导弹要是部署到拉合尔附近,印度的新德里都得掂量掂量。
巴基斯坦这是在用实力说话:别以为我们好欺负,真要打,印度也得付出代价。
可巴方也没傻到主动挑事,他们一边展示肌肉,一边在外交场上四处奔走,呼吁国际社会对克什米尔恐袭事件来个透明调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招高明,既能消除印度动武的借口,还能把国际社会的注意力拉过来。
联合国、中美俄等都站出来喊话,让双方冷静,别把事闹大。
巴基斯坦这算盘打得精,既守住了底线,又给和平留了余地。
国际社会这回也没闲着。中国、美国、俄罗斯都明确表态,希望印巴双方克制,别让冲突外溢。
中国尤其强调,克什米尔问题得通过对话解决,动武只会让大家都吃亏。
这种声音,对印度是个提醒,对巴基斯坦是个支持。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南亚乱成一锅粥。可印度要是铁了心要打,国际社会的劝说管用吗?
局势走到这一步,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稍有不慎,就可能擦枪走火。
印度的高层还在那儿互相推责任,巴基斯坦却已经摆好了防御架势,国际社会也在努力灭火。
和平的机会还在,但得看印度能不能悬崖勒马。
接下来,不妨从毛主席的战略智慧里找找答案,看看这场博弈该怎么破局。
毛主席在1945年抗战后期提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那是面对日本侵略军时总结的经验。
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实力远不如日军,但毛主席坚信,只要战略上不怕敌人,战术上步步为营,就能以弱胜强。
这句话放到今天印巴局势里,特别值得印度好好琢磨。
印度现在是战略上有点过于自信了,觉得国力比巴基斯坦强,地理位置占优,军备也更先进,动不动就想靠军事行动压对方一头。
可战术上,他们准备得够不够?高层心不齐,文官和军方互相猜忌,军方还得排队去总理府要个明确命令,这哪是打仗的样子?
再看看他们的军事准备,空军搞个演习看着热闹,可真要打起来,前线机场被炸、后勤跟不上,这些花架子顶用吗?
更别提,巴基斯坦的导弹不是摆设,真要打到印度腹地,印度承受得了?
毛主席早就说过,战略上可以不把敌人放眼里,但战术上得把每个细节算清楚。
印度要是光想着靠大坝泄洪、空军演习吓唬人,战术上却没个章法,那不是自找麻烦?
这场博弈,印度要是学不会“重视敌人”,只怕又要重蹈2019年的覆辙。
毛主席还有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也是1945年《论联合政府》里提出的。
那时候,国共谈判正紧锣密鼓,毛主席提醒大家,对敌人不能一味退让,得通过有理有节的斗争来保和平。
这话对巴基斯坦的策略简直是量身定做。
巴基斯坦现在就是在用斗争求和平。他们试射导弹,展示军事能力,告诉印度:我们不是好惹的。可他们也没主动挑事,而是把精力放在外交上,呼吁国际调查,争取大国支持。
这种做法,既守住了国家尊严,又避免了局势失控。
反过来,印度要是以为巴基斯坦的克制是软弱,一味逼迫,只会把和平推向深渊。
毛主席的智慧就在这儿:斗争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巴基斯坦现在走的就是这条路,军事上不退缩,外交上不妥协,硬是给和平争取了空间。
可印度要是看不透这点,一门心思搞军事冒险,那和平还能保得住?
巴基斯坦的做法,恰恰证明了毛主席这句话的远见。
结语
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靠双方都冷静下来,坐到谈判桌前,把历史积怨一点点化解。
中国一再强调,对话才是出路,动武只会两败俱伤。
希望印巴双方都能听进这句劝,别让南亚的局势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和平来之不易,守住它,才是对两国人民最大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