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西游记》,以为那是孙悟空的天下。
长大后,再读《西游记》,发现那是人与人的较量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处处都江湖险恶。
如何才能看清一个人,是社交的必修课,稍有不慎,就被别人的伪装迷惑了。
俗话说:“人品是能力,人性是本能。”
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一旦看清了,那就便于打交道,也便于拿捏。
01
庸者看人品,看走眼。
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然后去拜师学艺。
学成归来,孙悟空要做齐天大圣。
天界的玉皇大帝不同意,就派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孙悟空本事了得,天兵天将都败下阵来。
不得已,玉皇大帝只能答应孙悟空的要求。
但是玉皇大帝只是给了孙悟空一个弼马温的官职。孙悟空就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直到有一天,孙悟空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小喽啰,空欢喜。
玉皇大帝一次次退步,还百般哄着孙悟空,给他官服。确实体现了一个上司对下属的关爱之情,孙悟空就看走眼了。
猪八戒被打入凡间之后,去了高老庄。
他变成一个憨厚的男人,在高老庄干活,体现得非常勤快。他还看家护院,保护高老庄的平安。
一来二去,高老庄的人,都对猪八戒竖起大拇指。高家把女儿高翠兰,许配给猪八戒。
直到有一天,猪八戒吃饱喝足了,露出了猪的样子,大家才恍然大悟,使劲躲避。
高家人看猪八戒的憨厚,到底是走眼了,悔之莫及。
《菜根谭》有言:“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一个人的人品,做到了极致,就很自然,你是很难发现端倪的。顺理成章,你会对他很信任。这就导致你一次次上当受骗。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是我们常用的识人术,但是对于一些善于伪装的人来说,这是行不通的。你看到的,也是虚假的。
在社会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披着羊皮的狼。也许你和他交往几年,都以为他是羊。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所有的人品,只有经历了无数次考验,才可以确定是真的。否则,在关键时刻,都会败露。
和你合作的人,是贪图利益的人,不是真的要辅佐你;喜欢你家女儿的人,会提着礼物上门,但是他无法保证,一辈子对你的女儿好;给你位置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要提拔你,也许是让你多干活;非常抠门的爱人,不一定不爱你,也许是担心你失业,家里无法应急......
看人品,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庸俗的看法。
02
智者看人性,一看一个准。
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也束手无策了,请如来帮忙
如来和孙悟空打赌,若孙悟空能跳出自己的手心,就算赢了。
孙悟空果然跳到如来手上,还洋洋得意地撒了一泡尿。
结果呢?如来手一翻转,就把孙悟空压住了。
如来的高明之处,就是看到了孙悟空“狂妄自大、本事了得”的本性。以为自己有筋斗云,天不怕地不怕。
孙悟空被唐僧从山底救出来,观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给了孙悟空一顶帽子。
孙悟空看着帽子,很开心,尝试着戴好。这就把紧箍咒戴上了。
观音的高明,就是看到了孙悟空本是猴子,对什么都好奇,还很好动的本性。在不知不觉之中,孙悟空被算计了,还浑然不觉。
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经历了很多的磨难。
好几次,遇到磨难了,孙悟空就喊猪八戒去处理。孙悟空告诉猪八戒,前面有好吃的,有美女。猪八戒就果然听话了。
悟空的高明,就是利用了猪八戒好色、贪吃的本性。
师徒遇到了红孩儿——他一开始变成一个孩子,被绑在树上,大声呼救。
唐僧果断上前,解救红孩儿,又让孙悟空背着他。
红孩儿非常顺利地打入到师徒队伍之中,然后捉拿唐僧。
唐僧被捉拿之后,孙悟空忽然发现,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这牛魔王是孙悟空的结拜兄弟。于是乎,孙悟空去找牛魔王来收拾儿子。
沙悟净拦住孙悟空,说:“三年不上门,单亲也不亲。你和牛魔王几百年不见面,还有什么兄弟情啊。”
孙悟空不听,非得去找牛魔王,果然吃了闭门羹。
红孩儿的高明,利用了唐僧是出家人,本性善良的特点;牛魔王不理会孙悟空,一来是他心疼儿子比朋友情更重要,二来是时间冲淡了朋友情。
明代学者谢肇淛说:“《西游》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心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
别以为,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靠的是本事,其实是好几个群体,互相利用 本性在成就自己。
谁更能利用本性,谁就略胜一筹。谁克制不住本性,谁就是输家。
03
孟子说:“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我们可以说,人性本善,也可以说人性本恶。人性是多面的,需要从多角度看。
一般,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他的初衷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而他的行为是什么,那就可能是“装出来的人品”了。
人性,一般是贪婪、利己、求生、欺负弱者、惧怕强者、算计等,同时存在于心不忍、珍惜血脉等。
和任何人打交道,不要熟得太快,慢一点,多看看。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