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说却年年不变,张家界你到底在搞什么?

张家界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谁不想体验一番祖国的大好风光。



然而事实上每年抱着希望来却总是带着失望悻悻而归。

这就是张家界交出的答卷,真是让人失望。

作为旁观者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疑问,比如每年来到张家界的游客数量不在少数,这其中不管是索道、电梯等等的收费绝对说是日入斗金。



但事实上呢?

年久失修的各种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甚至给人一种“进了贫民窟”旅游点的感觉。



按理说旅游景点根据收入每年对景区进行维护或设备升级是非常必须的,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大省市区的文旅局都在发力。

名胜古迹、历史建筑等等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行。



从2023年起144小时的免签政策到如今的240小时,我们国家还吸引了一大批国外游客。

我们本以为各大旅游景区会好好抓住这波红利,然而当看到张家界,却只能感叹一拨“无良”啊!



从那方面来讲张家界本身就应该提前做好预估,以及各种后续问题的发生。

可实际上却让人觉得“配不上当初的期许”。

从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张家界再次迎来一波旅游高潮热,每天都接待着大量的游客,是实打实的“人从众”。



本身游客们好不容易放假想出来释放心情,见识大好河山,然而现实却是游客高呼“退票”!

更没想到张家界方却直接高傲的表示“你们错峰出行吧!”



简单一句话涵盖了所有,更是伤透了游客的心。

请问游客们怎么“错峰”大部分游客都是正常上班的工作人员,真正有空闲的就是节假日,他们不趁着这个时间出来游玩,难道要请假?



再说错峰,怎么错峰?

本应该白天游玩,然后开始分批白天一波,晚上一波吗?

如今张家界就像是“你爱玩就玩,不玩有的是人玩”,用这种态度对待游客,有没有想过你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方面是因为你本身的景色,另一方面就是无数游客的流量?



假如失去游客,你用什么支撑你的日常?

虽然游客称不上“衣食父母”可你的“生活”却依赖着你瞧不上的游客,或许早已经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后果。



我们看如今张家界成为众矢之的是有原因的。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自己做的”。

比张家界接待游客数量多的旅游景点多了去了,怎么你张家界就被骂呢?



怎么游客就非常在你张家界游玩后要求“退票”呢?

今年张家界在五一当天据不完全统计接待游客数量高达30万人次以上。

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画面如何壮观,身在其中的游客恐怕是人挤人,目光之所及估计都是人而非风景。



一点不夸张的是大部分游客根本无法正常通行,前进基本靠推着走,颇有一种“我不走,人自然带我走”的既视感。

你想单独去某个地方?

可以,前提是你先从这庞大的人海中走出来吧的!



单独一个人都是这样,更别说带孩子的家庭,恐怕来的时候满脸高兴,真正进来了估计就是“哎呦哎呦”。

怕孩子挤掉,走丢,时刻看着孩子,又怕随时被人给踩到,总之一点不是来旅游,倒是来受罪的。



这一点其实我们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张家界旅游区没有提前做好预估!

本身五一假期人就多,据了解今年游客比去年更是多出了一倍不止,难道张家界没有启动紧急预案吗?



比如对人流量进行分散,比如对游客实行分段式放行?

30万人的游客,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安排,万一发生危险如何应对?

其实旅游景点在节假日增多的情况很常见,但如何迎接游客,如何做好游客安排,就是对一个景区制度的考验。



只是没想到张家界交出的答案如此令人“不堪入目”!

先说导游,也就是部分游客选择“跟团旅行”这一受众群体更多的是中老年人,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方便。



但没想到这里面也滋生了不少的“无良导游”。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黑导游”,要求旅客必须购物,强迫购物。

在很多旅游景点也是常有的事情,没想到今年张家界也屡次被爆这种强迫式购物的黑导游。



“买不买?不买就直接下车”

对于年轻人来讲,下车也就下车,但是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讲,一不熟悉,二不知道路线,三更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应对。



明明是出来玩耍放松的,没想到还来了个强迫式消费,谁能开心?

这不就是花钱买罪受?

再说收费问题,一个人旅行可能看不到什么,如果是一家人呢?



按理说我们的花了钱自然就要享受其中带来的情绪价值,然而事实上索道多次出现故障,数百人滞留山顶。



要知道这山顶和山底可是有温度差的,几十度的温度,谁能受得了?

对此张家界旅游区没有任何表示,更别说所谓的补偿。

其实这种情况张家界年年都会发生,但人家永远都是不改正的,更别说给出交代!



游客们“下山难”情况从来没得到任何改善,滞留游客在山顶的事件更是频繁发生,真的很质疑张家界每天收入的大量资金去向何处?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们在掩耳盗铃,不代表所有人都陪你做戏。



游客们半夜下山,累到虚脱回到酒店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今无数的游客都在高呼“退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旁观者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真正看到,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

信息来源:

环球网 光明网 中国蓝新闻



环球网



光明网



中国蓝新闻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