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尹馨

说起张子钰和飞机跑道的“缘分”,可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2011年,他刚进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工作时,负责的就是场道维护。如今已是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资产管理室副主任的张子钰,时常把“飞行区内无小事”这句话挂在嘴边,始终将“安全第一”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


张子钰每天都在和飞机跑道“打交道”。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枢纽,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4717.8万人次,航班起降超32万架次。2023年9月起,随着机场改扩建工程持续推进,不停航施工项目陆续展开。面对航班高位运行与施工进度的双重压力,张子钰被推向安全监管的最前线。

他牵头构建起“巡查、会议、监管”三维安全监管体系,组织团队编制《昆明机场不停航施工积分管理及违规处罚管理细则》及《不停航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对识别出的21项风险源进行了定级,为飞行区织就了一张精密的安全网格。

2023年末,东二跑道南、北标段项目施工进入关键节点,张子钰带领同事们彻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开展隐患排查,仅一个月时间,就排查出安全隐患30余起。2024年7月,西一跑道入口内移项目灯光标志线切换,张子钰同样,

2023年末,东二跑道南、北标段施工进入关键阶段。张子钰带领团队昼夜驻守现场,仅一个月就排查出30余起安全隐患,为工程推进筑牢安全屏障。2024年7月,在西一跑道入口内移项目的灯光标志线切换中,他再次带队到现场指挥,直至完成安全保障任务。

随着不停航施工项目的持续扩展,施工区域已从初期飞行区外围逐步延伸至中央站坪、滑行道边、东侧及北侧机位等。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张子钰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通过精细化任务分解、动态调整管控重点、强化人员安全培训等举措,成功克服了大风、汛期等极端天气挑战,保障了施工作业安全。

凌晨2点半到6点半是“黄金窗口期”,但安全风险也随着夜色的加深而上升。这时一条跑道停航,另一条跑道正常运行,工作人员需要不间断地对跑道进行巡视检查。“施工时噪音很大,有时进行安全提醒嗓子都喊哑了,我们就买来喇叭当作通讯工具。”张子钰说。

新建的东二跑道,预计将投入更多的“黑科技”,例如跑道FOD(外来物)探测系统等。当智能跑道巡查车搭载了高清摄像头,远程监控画面在飞行区控制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这位“眼光犀利”的民航人,正将14年经验转化为一个个安全数字模型:“有了新技术的辅助,能够减少人力的投入和人为误判,更加准确。”

昆明机场目前未发生一起因不停航施工责任原因影响机场安全运行的事件,但张子钰也坦言,过去的知识“不够用了”。现在,他需要关注更多领域,全方位学习灯光、通道、气象等专业知识,掌握更多新技术,摸准每条跑道不断“进化”的“脉搏”。

“跑道安全是机场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这道防线守好。”张子钰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