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听世界



昨日五四。愿青年继续有好运。

今天说个重庆好词:米米。

米米在重庆话里就是钱。钱对每个人都是好词。

但为什么把钱叫做米米?不懂来意。

都这么叫,就约定俗成了吧。

五一前,夜酒,归家。

原本想省两个米米,坐轻轨或公交。

但早就收寡啦。

招手,那一抹黄就像幽灵靠近身前。

落座。启动。年轻的哥嚓地一声按下卡。

问:哥子走哪点?

回答了。此后如果你不说话,他就一直拉拢你家门。

但借着微醺,我还是想找点话说:

“网上传,重庆的哥开夜车就像开飞机,外地人说像腾云驾雾,还上了新浪热搜呢”。

的哥哼了一声:那是放屁!

停顿一下,又说:街上就那么几个鬼花花儿。

“有必要开得轮子飞起么?”

又接一句:“告诉你吧,夜里11点后能够接到客人。就算运气来登了。如果能接个几十、百把块钱的业务,就算真搞到米米了,我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我幽他一默:兄弟,你现在可千万不能睡着!



都说,出租车是一座城市的晴雨表。

虽说,有些的哥摆龙门阵时有点冲壳子,但他们却能看到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存在。记者绕都绕不出来。

——不怕你哥子笑话,我到现在才跑200多块钱,如果跑到夜里两三点钟,估计也就400不到。

的哥打开话闸子后,有点收不住:

但400块钱不能全部装我荷包头,板板钱,是硬一杯,得缴;还得把气加满,又是硬一杯。

算下来,一天收入也就只剩百多块了…

他叹了一口气:米米不好整啊!只能熬噻,没球得法…

我说:你可以到人多的地方接客噻。

他笑:人家又不是猪脑壳,哪个都晓得去人多的地方嘛!

他给我细数了夜重庆“人多”的地方:

一是观音桥,二是九街;三是机场,四是火车站。

九街赶夜场的多,过了12点,满街还有人,但车也多呀,黄杂杂的都是出租。有时运气差,等半天捞个小胡(起步价),你能奈何?

观音桥大转盘人多,多少能撞到点运气。

沙坪坝三峡广场、解放碑步行街,不过节人流都不行。

去机场靠运气。我们手机里都下载了APP,夜里还剩几个航班,每班多少乘客一清二楚。

赶飞机的人不好猜,有的有车来接,有的打网约或黑车走了

“就说昨天吧,我等了40多分钟,排队到前面还剩7辆车时,却做死了!”

死了?我小惊。

他解释说,“做死了”是行话,就是最后一班的客人都走空了

“那还等个空气呀?只有灰溜溜撤噻!”

说到火车南站、北站,“都不好整,出租车太多了。最怕遇到小胡,等得腰酸背痛,油门还没踩热,乘客就到了家了。”

的哥也给我讲了他们曾经的美好:

最舒服的时候就是收车后,几个兄弟伙A起,找一家夜馆子喝小酒。

那时我们找得到钱啊,A个馆子怕啥呀

每人二三十块、甚至三五十块都出得起嘛。

吃舒服了,喝舒服了,回家一觉睡到下午2点

起床,洗漱,吃午饭,3多钟出门,4点钟准时接车

一晚上,又能挣几大百。

现在嘛,好久都没A过了…

夜风涌入车窗,城市气味很浓。



此时,8000多辆出租车,仍在偌大的夜重庆盘旋着,送夜归的人们。

它们的背后,是两万个家庭(1辆出租车由2人或3人轮流开)。

所有在夜色中行走的纤细灵魂,仍在为生存奔忙——但只要不是死亡,就不要绝望。

很多事,绝望后就好办了。

请相信,只要还有活着的执念,总会找到它应有的出路。



这个五一,重庆人流继续爆红。

谁不希望自己的城市持续红下去呢?

兄弟,愿你节日能整点米米,让生活好点,让老婆娃儿也过得好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