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之后,随着开国大典的临近,为了确保中央领导的安全,决定挑选出一批优秀的保卫人员来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毛主席回想起重庆谈判时,陈龙一直负责保护自己的情况,便专门点名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卫士,然而陈龙却拒绝了。对此,毛主席淡然地表示:“人家不愿意来就算了。”



陈龙的原名是刘汉兴,1910年出生在抚顺。10岁时,跟随家人迁往东宁地区。小时候家庭条件还算优越,他在家中接受了私塾教育,学会了识字。陈龙小时候非常喜欢侠义小说,尤其钦佩岳飞和杨家将等历史人物,他常常幻想着自己将来能为国家和民族出力,拯救百姓。



1926年,陈龙加入了东北军,并被选派到吉林陆军军官学校深造。1928年毕业后,他进入部队担任排长、连长等职务,大部分时间驻守在铁路沿线。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陈龙带领部队起义,投奔了救国军,在牡丹江一带屡次立下战功。22岁时,他被任命为团长。



在团山子一战中,陈龙亲手击毙了日军风岛大佐。团山子地形复杂,四面环山,非常适合进行军事训练,陈龙在此地多次休整队伍。当时,日军得知消息,带领部队和200多名伪警察进行了夜袭。陈龙了解伪警察的心态后,命令部队出击,并通过喊话让敌军产生了动摇,他以此策动了围攻,最终迫使风岛大佐撤退。陈龙紧追不舍,在对方休整时,成功伏击并击毙了风岛大佐,摧毁了约四百名日军,其余敌军四散逃逸。这场胜利使得陈龙的声誉在当地传开,成为传奇人物。



在游击战时期,陈龙的枪法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据说,他能够在夜间准确打击十几米外的目标,并且擅长使用双枪。在1934年,经人介绍,陈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联第二军的参谋长,并被派往苏联深造。



1939年,陈龙回国后,被派往延安担任侦查科长,负责保护领导人的安全。随着日本投降,国共两党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蒋介石多次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中央领导对此充满忧虑,认为重庆存在很大风险,但毛主席坚持前往。为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康生提议了几位人选来担任毛主席的保卫工作,最终,陈龙被选中。毛主席对他的枪法和警觉性十分看重,虽然听说他脾气暴躁,但仍决定让陈龙担任自己的保卫任务。



在接到任务后,陈龙心情激动,他一直十分敬佩毛主席,现在有机会亲自保护毛主席的安全,对他来说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他发誓即使牺牲自己,也要确保毛主席的安危。为了任务的成功,陈龙做了充足的准备,他每天都加强训练,拜访过重庆的同志,了解了当地的街道交通、敌人的哨兵布置等情况。临行前,李克农将佩戴多年的左轮手枪送给了陈龙,并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毛主席。



8月28日,毛主席抵达重庆机场,记者们蜂拥而至,陈龙始终站在前方,警惕着可能潜伏的敌人,甚至连接待的国民党官员都被他挡在外面。陈龙的行为也让国民党的官员感到不满,甚至大声叫嚷才得以接近毛主席。在重庆期间,陈龙始终不眠不休地守护着毛主席的安全,察觉到每一个动静,连日工作使得他瘦了许多。最终,毛主席亲自命令他休息,并安排了专人监督,让他勉强休息片刻。



有一次,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共进晚餐,陈龙未与主席同桌,而是与蒋介石的侍卫员一同就座。在交谈中,侍卫员问他是否与毛主席是老乡,陈龙回答:“我们两个既无亲缘关系,也没有故交。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他还反问侍卫员:“你们应该是浙江人吧?”这些侍卫员答非所问,显得十分尴尬。



在一次参观活动中,陈龙发现毛主席将要上的是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楼,楼梯颤抖,墙壁脱落,立即将毛主席带走,避免了潜在的危险。在谈判过程中,陈龙通过情报渠道获悉了敌人准备对毛主席进行暗杀的消息,他迅速将这一信息公之于众,最终迫使敌人的阴谋胎死腹中。



陈龙的忠诚和能力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返回延安后,毛主席称赞他“忠心耿耿”,并特别赠送给他一块欧米茄手表。解放战争期间,陈龙回到东北,继续参与抗敌斗争,先后担任了社会部长、松江常委、哈尔滨市公安局长等职务,他平息了多次敌人反扑,屡次获得中央的表彰。



1949年12月,陈龙被任命为南京市公安局长,并成功破获了敌人在南京的庞大特务网络,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公安部副部长,积极开展了海外派遣人员的清缴工作,成功摧毁了美国等国家在中国境内的间谍网络。

尽管毛主席一直关心陈龙的工作,重庆谈判后,领导曾多次找到陈龙,建议他到中央工作,但陈龙深知自己性格急躁,不适合从事长期的保卫工作。他认为自己在东北的工作更为重要,最终毛主席同意了他的选择。



在开国大典之前,毛主席再次提到了陈龙,并希望他到北京工作,陈龙收到信后深感荣幸,但经过多年的基层斗争,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保卫工作,于是回信表示拒绝。毛主席得知后表示:“人家不愿意来就算了。”



陈龙被调任到南京后,李克农将相关信件转交给了他,陈龙感到有些为难,但最终还是通过战友汪东兴,表达了自己希望亲自向毛主席解释的愿望。最终,陈龙见到了毛主席,向他表达了自己不适合长期保卫工作的心声,毛主席听后表示理解,并嘱咐他在南京专心做好侦查清缴工作。



1952年,毛主席在一次闲谈中提到陈龙,周总理随即电话询问他的情况。那时,陈龙因为长期的劳累和之前煤气中毒,导致了心脏病的发作。尽管中央安排他到苏联治疗,但病情日益严重,最终在1958年10月14日,陈龙因心脏病去世,享年48岁。毛主席对陈龙的去世感到十分惋惜,陈龙虽三次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但依旧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信任与肯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