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农业路高架又堵死了。骑电动车的李大姐望着围挡直叹气:“孩子上学绕出三公里。



”这片住着碧桂园、祝福红城等社区的30多万人,如今被施工搅乱了生活。4月启动的西延工程全长4.154公里,说是用预制箱梁减少影响。

可首日施工,桥上桥下就堵成了“停车场”。有司机苦笑着说:“新技术没换来顺畅,倒先尝了堵车的苦。”争议最集中的是凯旋路东侧的下桥口。

不少居民网上留言:别留这个口,瑞达路窄得扛不住!但官方回应说规划中本就没设出入口,让盼出行的人凉了心。“感觉像被遗忘的郊区。



”有大爷嘟囔着,眼里满是失望。其实,农业路高架的匝道设计一直被吐槽。瑞达路、文化路这些地方,上下口少不说,位置还别扭。

再看花园路的匝道,双向分流明明白白,车流畅通多了。

为啥这边就不能学学?居民们的疑问没人解答。



还有人提出:为啥不先打通东风路西延和梧桐街?

要是平行路线早通了,施工也不至于堵成这样啊。支持的声音也有:修路是长远事,现在忍忍,以后城市会更好。

可眼前的出行难,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这“以后”到底啥时候能到?我个人觉得,规划得看长远,可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也不能忽视。30多万人的通勤路,咋就不能多留几个出口?



施工带来的不便大家都理解,可沟通能不能更贴心点?就像老百姓说的:“我们不怕等,就怕等得不明不白。

”如今围挡还在,早晚高峰依旧堵。农业路的匝道规划到底咋优化?

后续工程会不会调整?

这些问号,一直悬在居民们的心里。城市发展是大事,可每条路都连着千万家。

希望规划者能多听听百姓的声音,让修路不仅通了路,更暖了心。毕竟,好的工程不该让老百姓觉得“被绕远”,而该让生活更方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